靖康二年三月初九,朔州城帅府大堂内,烛火摇曳,映照出一张张风尘仆仆的脸庞。应州收复的消息传回时,天色已暮,韩世忠正率军在朔州休整,忽闻吴玠从应州快马赶来,携岳帅亲笔军报。
张叔夜当即召集核心将领,移帅帐于朔州府衙,彻夜议事。堂中,韩世忠、种师中、梁红玉、吴玠围坐于沙盘四周,中弥漫着硝烟与墨香的混合味。
“诸位,应州已下,金将撒八率部投诚,河北河东两路暂无大敌。”张叔夜开口,声音稳如磐石,却带着一丝隐忧。
他将一封刚从燕京方向传来的皇城司密报展开,递给众人传阅,“但金狗并未坐以待毙。上京完颜晟已下举国动员令,从东京、北京、咸平等地抽调六万余众,限二十日内集结燕京。加上燕京原有守军,总兵力逾十一万。更甚者,完颜晟决定亲征,坐镇燕京,意图与我军决一死战。”
韩世忠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大笑出声:“张帅,此乃天赐良机!金狗老贼亲征,正好让我等一网打尽!燕京乃金国南大门,我军直捣黄龙,收复燕云指日可待!末将愿为先锋,率河东军直取燕京!”
吴玠代表岳飞前来,闻言微微摇头,将岳飞亲笔信呈上:“张帅,岳帅有言,金军此举虽狂妄,却有深意。燕京城高壕深,易守难攻,金人龟缩其中,凭借十一万众死守,我军纵有神器,也难速胜。况且雁门关一带地势险要,若金军设伏于关隘,我军粮道绵长,易遭袭扰。强攻燕京,恐陷泥潭,伤亡必重。岳帅已整军完毕,正从应州南下,预计明日午时可抵朔州与诸位会师。他建议避实击虚,先取大同,断金军后路。”
种师中捻须附和:“吴将军所言极是,金人以往仗着铁骑野战无敌,今见我火器利害,便转而凭城固守。十一万大军,若分兵据险,我军北上之路将寸步难行。官家密旨也言,北伐当以智取为主,莫逞匹夫之勇。”
梁红玉在一旁点头,素手轻点沙盘:“妾身以为,金军调兵虽多,但各地军心不稳。撒八投降之事已传遍金国,女真诸部本就多疑,此番举国动员,难免有怨言。加之路途遥远,粮草转运不易。夫君虽勇,但若正面硬撼燕京,恐正中其下怀。我军可利用神机营的机动,先西进大同,切其补给,迫金军分兵回援。燕云十六州自古为中原门户,唐时安禄山据此南下,乱了大唐江山;五代石敬瑭割让此地,致中原无险可守。今金人据之,仿古人设防,若我军直取燕京,必如先祖太宗皇帝北伐,屡战屡败。”
堂内一时沉默。张叔夜环视众人,缓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