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茶,三人坐在沙发上。
“最近厂里不是效益还可以嘛,我就寻思赶紧给把账上的钱花了,盖两栋职工福利房。但是咱们大窝岭铁矿厂都采取的是地下挖掘的方式,时不时的会有塌陷,不适合盖房子……”
张建国点点头,看来周卫东还挺有良心,不会硬着头皮硬干。
铁矿厂地下的坑道四通八达、错综复杂,早就挖空了。
所幸现在这些坑道都有护木支撑,不会发生大面积的垮塌。
假以时日,废弃的坑道越来越多、无人维护,再加上地下水的渗透,肯定会出现一个个天坑。
至于上面的建筑物,轻则出现倾斜,重则直接垮了。
要是不负责任的矿长,直接命令建房子,等到房子垮掉的时候,自己要么升官要么退休,反正追不到。
但周卫东能提前考虑这么多,说明这人还怪好的。
“东哥,既然这矿场不适合盖新房子,那咱就换个思路,把房子盖到别的地方,比如盖到咱们红星公社靠山屯?又比如盖到我们家饭馆附近?”
“唉,我想过这个问题,但是恐怕这手续不好办。虽然我们铁矿在新城的地界,但是主要归冶金部管理,跟新城的关系不大。”
像大窝岭铁矿厂这样类似的情况有很多。
大部分都是一些大型的国营单位,比如农场、矿场以及大型工厂。
这类国营单位一般都是双重管理,比如像大窝岭铁矿厂,主要受冶金部管,跟新城方面的关系基本上属于点头之交。
因为铁矿厂的职工来自于天南地北,并没有本地招工,而且税收不交给新城,反而占了新城这么大的地盘。
铁矿厂有自己的一套社会秩序,比如饭店、学校、医院以及保卫科,跟当地老百姓很少有交集。
再加上厂里的待遇好,干部职工生活水平高,所以新城的上上下下对铁矿厂甚至有些敌意。
“唉,建国,你跟县里熟不熟?要是熟悉的话!帮忙说和说和?”
张建国跟新城县领导确实不熟。
最熟悉的恐怕就是林朝阳,不过已经蹬腿了。
而其余的都是些小角色。
“不熟……”
“唉,实在不行我厚着脸皮去问问吧。不过他们那个老书记就等着退休,应该也不会给自己揽事儿吧?”
“东哥,你要不然通过部里来解决?”
“我也想过这条道,不过真要是报部里,这账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