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远远不如黄老财那么富。
黄二五的话隔壁村很多人都听到了。
不是一家分八亩,是一人分八亩,还都是良田。
“黄二五,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家大儿子已经二十岁了,还没有成亲吧?”
话语中的意味就非常明显了。
以前黄老财剥削得太厉害,导致村民穷到媳妇儿都娶不起了。
眼下情况不一样了,一人八亩良田,这样的亲家那可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
家里有适龄女子的,更是捶胸顿足。
这要是提前一年把女儿嫁过去,现在分田地的时候,自家女儿不也能分到八亩良田嘛。
黄二五刚才可是说了,只要是他们村的,不管男女老少,不论年龄,都有田分的。
分了分田地,整个村子都成了香饽饽,村民们对黄飞红更加尊敬了。
没有黄飞红,就没有他们的今天啊。
至于朱吾适这个王爷,等级差太多了,感谢放在心里就行了。
这样的场景不只是在这个村上演。
整个余杭县,凡是人口比较多的村子,都在上演同样的一幕。
那些个地主也不是都毫无关系的,有的家里也出过读书人,甚至有功名的。
可惜大部分都是前朝的功名。
有当官的,职位也不高。
听说朱吾适这个王爷亲自出动,还拉着提刑按察使和布政使充当打手,谁还敢当这个出头鸟啊。
这些地主只能认栽。
余杭县还是紧邻杭州城的 地方,朱吾适都不敢相信,那些偏远地区的村民们到底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现在的他是鞭长莫及了,只能先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儿。
打倒地主,分了田地之后,朱吾适终于有时间视察西湖工地了。
西湖其实挺好改造的,就是稍微加高一点儿堤坝,然后修两条环湖公路。
一条是紧邻西湖,人行走或者骑车观光用的。
稍微靠外的一条则是供马车通行的。
西湖那么大,绕一圈儿很累的。
古代大家闺秀不经常出门,更不会跑步骑行健身,指望她们走着或者骑车绕西湖一圈儿,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所以马车走的路必须要有一条。
修路这个工作大明已经很有经验了。
先把土地平整,夯实,然后铺上石板,上面再铺一层厚厚的水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