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温润,隐隐有生气勃发之感。
第二部分:岩缝初探识灵根,五味初尝辨阴阳
戴糁取出铜锄,顺着根茎的走向轻轻刨挖。那根须深入岩缝,与黄土纠缠,竟有三尺多长,挖断时渗出乳白汁液,遇风渐成淡黄,气息愈发醇厚。他将一截根茎置于掌心,见其色黄如琥珀,质坚如老木,却又带着几分柔韧,心中暗忖:“色黄属土,质坚属阳,柔韧属阴,莫非这便是补土气的灵根?”
他依古法“尝百草”之训,取少许根茎嚼之。初入口时微苦,似有清寒之气漫过舌尖,正觉寻常,忽有甘味从舌根涌出,如饮晨露,顺着喉咙滑入腹中。顷刻间,丹田处竟升起一缕暖意,缓缓扩散至四肢百骸,方才登山的疲惫竟消散大半。
“苦能泄热,甘能补益,温能散寒——此药味甘微温,性平而偏阳,恰合‘土性中和’之理。”戴糁闭目感受,见那暖意先入脾胃,再循经脉上行至肺,周身毛孔似有微汗渗出,却不似自汗那般黏腻,反倒觉得通体清爽。“入脾、肺二经,能补能固,这是何等奇妙!”
他又采来几片叶子,与根茎一同置于石臼中捣烂,取汁滴入清水中。见汁液沉入水底,凝聚不散,如黄土入水,自成方圆。“水性润下,土性重浊,此药归土,故沉而不散。”戴糁愈发肯定,这便是《五运秘录》中预言的“补土之药”。
暮色渐浓,他将采得的根茎用草绳束好,贴身藏于怀中。下山途中,遇一樵夫正倚树喘息,见其面色苍白,额上冷汗涔涔,便取出一小块根茎,嚼碎后让其温水服下。不过半刻,樵夫便直起腰来,惊道:“先生给的是什么神物?我这腿酸气短的毛病,竟好了大半!”戴糁微微一笑:“此草尚未有名,却能补人之‘气’,你且记下它的模样,日后或能救更多人。”
第三部分:初试锋芒医自汗,四气调和显奇功
回到青禾坞,戴糁先将那樵夫的病症记于《诊余录》:“樵夫张某,伐薪过劳,耗伤肺气,致自汗不止,动则气喘,舌淡脉弱。予生嚼药根半寸,一刻钟后汗止,气息渐匀。”这是黄芪的第一则病案,字迹间透着他难掩的欣喜。
次日,他将药根切片,置于陶锅中,以山泉水慢煎。药汤初成时呈淡黄,气如麦香,倒入粗瓷碗中,见液面浮着一层细密的泡沫,经久不散。他端给村西的李老汉:“此汤每日一剂,晨起温服。”李老汉半信半疑,饮下三日,竟觉夜里盗汗渐止,清晨起身时,腿也不像往日那般沉了,能扶着墙走几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