簌簌落地,又迅速分解为土壤,演绎着"土生万物,万物归土"的循环法则,每一轮循环都伴随着轻微的"嗡嗡"声,仿佛是无数微型脾胃在进行运化工作。
谷神后稷紧随其后,他脚踏嘉禾纹履,怀抱刻有"后稷教民稼穑"图案的陶罐,罐中盛满天下五谷精气。随着陶罐倾倒,黍、稷、稻、麦、菽的精气化作五彩流光,如瀑布般倾泻在青果上。青果表面顿时泛起五彩光晕,依次显现出"脾为后天之本仓廪之官气血生化之源"等古篆,每个字都由成千上万颗微型谷粒组成,谷粒上还刻着《神农本草经》中关于脾胃的论述,如"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等。若以千里眼透视,可见琼浆中漂浮着无数微型劳作场景:有人持耒耜耕地,有人播撒种子,有人收割庄稼,还有人将谷物舂成粉末——这些都是"运化小人"在模拟脾胃消化水谷的过程,他们分工明确,井然有序,宛如一个微型的农业社会,其中负责运化的小人手持"升清"与"降浊"的令旗,指挥着精微物质与糟粕的分离。
二、琼浆化疔·医馆奇闻
山下"济生堂"内,老大夫陈鹤年正对着三丈见方的晒药匾愁眉不展。今年小满节气前后,连降七场暴雨,晾晒的白术、苍术、茯苓等健脾药材尽数霉变。原本饱满坚实的白术变得绵软如泥,表面覆盖着青绿色的霉斑,凑近一闻,腐浊之气中竟夹杂着令人作呕的酸水味,仿佛是脾湿过重的具象化表现。陈鹤年捏着胡须长叹:"脾喜燥恶湿,今湿邪亢盛至此,药材皆成废品,如何疗愈百姓脾疾?"他转身看向药柜上的"脾胃为后天之本"匾额,匾额上的金字竟也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水雾,宛如脾胃被湿邪困阻的征兆。
忽然,窗外传来振翅之声,五色彩蝶组成的仪仗队簇拥着一颗人参青果破窗而入。青果悬浮在晒药匾上方,表面的琼浆如雨点般落下,但凡琼浆触及之处,霉斑立即发出"滋滋"声响,化作黑色烟雾腾空而起,烟雾中隐约可见"湿邪"二字被火焰灼烧的模样,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焦香,仿佛是湿邪被土德之火焚毁的气息。更神奇的是,霉变的白术、苍术竟自动堆叠成人形,它们手挽手跳起古老的"土德舞",舞步与脾经的循行路线完全吻合,掌心向上摊开,露出"健脾燥湿"四个由药渣组成的字样,药渣中还夹杂着未完全霉变的药材碎屑,宛如在展示脾胃与湿邪斗争的过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鹤年震惊地跌倒在药柜旁,却见青果渗出的琼浆沿着药柜缝隙流淌,在木质柜面上凝成"脾喜燥恶湿,得阳始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