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仙露记·卷四·春木发陈》
第一节·木郁土虚
惊蛰时节,云台峰的桃花未开先萎,花苞上凝着褐色斑点,如肝郁气滞的瘀象。清露踏过「肝郁径」,见道旁的蒲公英茎秆扭曲如怒张的肝脉,叶片边缘焦枯如脾虚的口唇,随手摘下一片,竟流出乳白色汁液,此乃「木郁化火,耗伤脾津」。山脚下的村落里,百姓面色青黄如柠檬,脘腹胀满如鼓,食后尤甚,嗳气频繁如叹息,此乃「肝郁脾虚,肝脾不和」,对应《难经·七十七难》「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
清露登上「观郁台」,见东方岁星(木星)周围环绕着青色云气,如怒龙盘桓,而中央镇星(土星)光芒微弱如烛,形成「木盛土衰」的凶象。她取出「郁气镜」,镜中映出自身「期门穴」(肝经募穴)青筋暴起,而「脾俞穴」凹陷如坑,正如《金匮要略》「脾色必黄,瘀热以行」。忽然,镜中浮现《灵枢·胀论》文字:「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小腹;脾胀者,善哕,四肢烦悗」,与百姓的胁痛、肢困之象吻合。
行至「郁渊谷」,清露见谷中溪流浑浊如泥浆,溪边的柳树遍生虫瘿,状如人体瘰疬,树皮上的纹路呈「郁」字形。谷中的黄牛集体少食懒动,反刍迟缓,牛眼泛青,此乃「肝郁乘脾,土虚木贼」。更奇的是,牛蹄踏过之处,泥土龟裂如脾虚的口唇,此乃「土虚不能载木」的微观示象。
清露取出「五运六气盘」,见「厥阴风木」之气如巨蟒缠树,「太阴湿土」区域萎缩成一线,盘底「木郁土壅,升降失常」的铭文渗出青黄浆液。她深知,今岁「木克土太过」,必致「土虚木贼,清阳不升」,需以「疏肝健脾,理气和中」之法破局,否则待春分「阴阳相半」,必有「飧泄」「梅核气」之变。
第二节·青丘采和
清露决定采「三和解药」:柴胡(疏肝解郁)、白术(健脾燥湿)、茯苓(渗湿健脾)。寅时三刻,她至「青丘」采柴胡,丘上的柴胡丛生如羽,叶背有白色斑点如肝络,根须色黄如脾土,此乃「木土协和」的灵兆。采时需念《柴胡咒》:「柴胡生青丘,疏肝如解牛,脾土得木疏,清阳自升浮」,每念一遍,柴胡茎秆便轻轻颤动,如肝气舒展。
又至「白术坡」采白术,其根如人形,表皮粗糙如脾土,断面有朱砂点如脾气,《本经》载「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清露以「戊土铲」挖掘,见白术周围有蚯蚓结队如「己」字,此乃「土气得养」的天示。
最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