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寺庙里又法规森严,整年也露不出个笑脸来,能开这么点玩笑,也算是个乐趣了。
高翠兰在寺院住了这么多年,只知道佛教三归五戒,讲经说法,为的是劝人为善,普度众生。所以每逢遇到天灾人祸,她都尽力熬粥布斋,救济百姓。而且远近的人都知道有一个长生不老的师父做的粥能治百病,没病的吃了也能延年益寿,所以天恩寺一直名声在外,香客如云,香火旺盛。
常言说,物极必反,乐极生悲。大唐把佛教推向发展的极盛时期,也对佛教进行了一次致命打击。
会昌年间,经济衰退,民不聊生。有近臣向唐武宗奏报,由于寺院持续发展,僧尼之数不断上升,占有大量的土地、财产和劳力,削弱了朝廷的实力,加重了国家的负担,使经济走向崩溃的边缘。笃信道教的唐武宗,痛恶崇佛穷国的弊端,于是对大臣们道:“两京城阙,僧徒日广,佛寺日崇。劳人力于土木之功,夺人利于金宝之饰,且一夫不田,有受其饥者;一妇不蚕,有受其寒者。今天下僧尼,不可胜数,皆待农而食,待蚕而衣。寺宇招提,莫知纪极,皆云构藻饰,僭拟宫居。”他认为国力不振、社会风气不好,都是崇佛造成的,于是下决心灭佛。
会昌二年,唐武宗开始没收寺院财产。会昌三年,唐武宗下“杀沙门令”,这时,正巧有人举报藩镇的奸细假扮僧人藏在京师,京兆府乘机大搜捕,在长安城中打死的僧人就有三百余人。会昌四年,敕令尽拆大型寺院、佛堂,勒令僧尼还俗。
天恩寺毕竟是敕建的寺庙,距离京城较远,一时还没有受到损坏。然而,消息传来,全寺尼众惊恐不已。高翠兰是个不管大事的人,听说后也没太放在心上。
到了会昌五年,唐武宗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全面毁佛运动。勒令全国除东西二都可以留寺两所,每寺留僧30人;各节度使治所留寺一所,其它寺庙全部拆毁,僧尼全部还俗。所有废寺的铜像、钟磬悉交盐铁使销熔铸钱,铁器交本州铸为农具。
突然一日,官兵来到天恩寺,召集所有人员,传达皇上旨意。寺内顿时如炸开了锅一般,几百尼众乱成一团。懂事的回房拿了细软便走,胆小的沙尼只是哭天抢地,哪里顾得收拾东西,就被官兵赶出寺门,四散而逃。可谓是有家的归家,有亲的投亲,无家的流离失所。空留下一座富丽堂皇的寺庙,任凭官兵们抢掠、毁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高翠兰当时听说官兵进了寺,才知道祸事真的临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