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志同道合的僧人和学者。
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和修行,鉴真凭借着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对戒律的严格遵守,荣获了「律宗传人」的称号,成为了当时江淮地区佛教界的领袖。他积极弘扬律宗教义,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僧才,为佛教在江淮地区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五次东渡:血泪谱写的史诗
首次东渡:理想启航(742年)
公元742年,鉴真和尚迎来了改变他命运的重要机遇。日本僧人荣睿、普照来到扬州大明寺,邀请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授戒律。鉴真听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他深知,这是一个将佛教传播到更广阔天地的重要使命,也是自己多年来弘扬佛法理想的延续。
鉴真随即开始着手准备东渡的事宜。他招募了弟子、画师、工匠等共 21 人,准备好了船只、粮食和佛经、佛像等法物。一切准备就绪后,他们准备从扬州出发,驶向日本。然而,他们的计划却遭到了官府的阻拦。当时,唐朝政府对于民间私自出海有着严格的限制,担心出海者会勾结海外的势力,威胁到国家的安全。鉴真和他的弟子们被官府押送回扬州,首次东渡计划宣告失败。
这次失败并没有让鉴真灰心丧气,反而更加坚定了他东渡的决心。他深知,弘扬佛法是一项神圣的使命,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而放弃。他开始寻找新的机会,准备再次尝试东渡。
二度、三度东渡:天灾与人祸
在首次东渡失败后不久,鉴真便开始了第二次东渡的尝试。这次,他准备了一艘更加坚固的船只,招募了更多的弟子和工匠。他们从扬州出发,一路顺风,顺利地抵达了舟山群岛。然而,当他们继续向日本进发时,却遭遇了强烈的风暴。狂风巨浪将船只吹得摇摇欲坠,船上的物资也被海浪打得七零八落。最终,船只失去了控制,漂到了海南岛的南部。
在海南岛,鉴真和他的弟子们遭遇了严重的困难。由于当地的气候炎热,加上长途跋涉和饥饿的折磨,许多弟子都染上了疾病,相继离世。鉴真自己也因为劳累过度,身体受到了严重的损害。此外,在返回扬州的途中,荣睿因病去世,这给鉴真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回到扬州,准备第三次东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三次东渡时,鉴真准备了更加充分的物资和人员。然而,在出发前,他们的行动被官府发现了。官府认为他们的东渡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