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军初期的进攻中,他们凭借着一股勇猛的气势,不断地对睢阳城发起一轮又一轮的猛攻。然而,许远和张巡领导下的守军毫不退缩,凭借着坚固的城防和顽强的意志,一次次地击退了叛军的攻势。
当时,城外的叛军如潮水般涌动,喊杀声此起彼伏。叛军的骑兵在城下横冲直撞,步兵则扛着云梯、抛石机等各种攻城器械,试图突破城墙防线。许远站在城楼上,目光坚定,冷静地指挥着防御战斗。他深知防守的重要性,亲自督促士兵们加固城墙、修补破损之处,确保防线稳固。在他的指挥下,士兵们士气高昂,有条不紊地应对着叛军的攻击。张巡则在城墙上巡视,他密切关注着叛军的动向,及时调整防御部署。当看到叛军的云梯靠上城墙时,他一声令下,守军们猛力向下投掷滚木礌石、弓箭,砸向云梯上的叛军,让他们纷纷摔落下来。同时,一些守军还用钩杆插入叛军抛石机的关键部位,使其失去作用。在激烈的战斗中,尽管叛军人数众多,但他们始终无法攻破睢阳城。许远和张巡的顽强抵抗,让叛军陷入了困境,他们开始调整战略,寻找新的突破点。
2. 物资匮乏与艰难坚守
随着战斗的持续进行,睢阳城逐渐陷入了物资匮乏的困境。长时间的围城使城内的粮食、弹药等物资所剩无几,百姓和士兵们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许远和张巡意识到,坚守睢阳不仅考验着士兵的战斗力,更考验着他们的智慧和毅力。
为了缓解物资危机,许远四处奔走,积极寻求解决之道。他一方面组织士兵在城内进行艰苦的劳动生产,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尽可能地增加粮食产量。尽管城市空间有限,但他们还是想尽办法划出了一些农田,开垦出了不少菜地,以补充城内食物的短缺。同时,他还派遣部分士兵外出寻找可食用的植物和野菜,尽量维持基本的生活所需。
然而,这些努力远远无法满足城内众多居民和士兵长期坚守所需。随着时间的推移,物资匮乏的问题日益严重。粮食供应极度紧张,每人每日所分得的口粮急剧减少,百姓们在饥饿中苦苦挣扎,身体日益虚弱。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百姓们开始吃起树皮、草根,甚至有人煮食皮革,痛苦不堪。士兵们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有的士兵因饥饿和疲劳而晕倒在战场上。但他们依旧强撑着,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最后的力气保卫着睢阳城。
在艰难的物资困境下,许远和张巡依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张巡常常激励士兵们说:“我们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也绝不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