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其中,使诗歌具有闲静、恬淡、幽远的韵味。如《自湘水南行》中“落日催行舫,逶迤洲渚间。虽云有物役,乘此更休闲。暝色生前浦,清辉发近山。中流澹容于,唯爱飞鸟还”,通过对旅途景色的细腻描写,传达出诗人闲适的心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文章风采
作为开元时期的政相,张九龄所撰制的公文极具思想性和策略性,得到唐玄宗的高度评价,称他不仅是“儒学之士”,更是“王佐之才”。张九龄的文章内容切合实际,广泛涉及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等各个方面。《曲江集》中,他为玄宗撰写的致周边民族首领和各节度使的敕书,以及献给玄宗的克捷“贺状”,多达一百来篇,占全部文章的百分之四十,充分体现了当时边防问题的重要性。他的文章以意遣词,思路精密,文辞朴实简练,展现出作为政治家的深邃思考和务实风格。
(4)文学影响
张九龄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科举选士、评诗衡文等方式,对当时的文风进行反拨,着力倡导和建设新诗风。他选拔的文学进士推动了盛唐文学艺术的发展,为“盛唐气象”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张九龄提出“去华务实”的文学创作主张,力主“思深力遒”的诗歌创作理念,对唐诗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他的山水诗开盛唐山水诗派风气之先,其“清澹”的风格对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崛起,尤其是对诗歌由初唐向盛唐的过渡,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5)盖棺定论:名垂青史的不朽传奇
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张九龄请求回乡拜扫先人之墓,当年农历二月(另说五月)因病去世,终年六十八岁(另说六十三岁)。皇上追封他为荆州大都督,谥号文献。至德初年,太上皇在蜀地,追念张九龄对安禄山必反的先见之明,下令褒奖、追封官职,追赠司徒,又派遣使者到韶州祭奠。
张九龄的一生,在政治和文学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赢得了后世的广泛赞誉。在政治上,他被史家公认为“开元贤相”,《资治通鉴》以“尚直”概括其政治表现,“风度得如九龄否”一度成为唐玄宗选拔官员的标杆。唐代诗人元稹赞叹他与姚元崇、宋璟等人为唐朝的繁荣立下了汗马功劳;明代诗人邱浚赞扬他为“岭海千年第一人”;明代思想家王夫之评价他“抱忠清以终始,夐乎为一代泰山乔岳之风标”。
在文学上,张九龄同样备受推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