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存在差异,以及各方利益的考量,第一次求亲遭到了唐太宗的婉拒。
松赞干布并未因此而气馁,为了表明与唐朝联姻的坚定决心,他发动了一场规模浩大的战争。但战争并非他的初衷,他只是希望借此引起唐朝的重视。在达到一定战略目的后,他再次派使者携带更为丰厚的礼物前往长安求亲。唐太宗高瞻远瞩,权衡唐蕃关系的利弊,深知和平对于双方的重要性。经过深思熟虑,他最终决定应允和亲,为唐蕃之间的和平与交流创造契机。
当文成公主得知和亲旨意时,内心犹如汹涌澎湃的波涛,久久无法平静。起初,她感到震惊与迷茫,远嫁吐蕃意味着要离开熟悉的家乡、亲人,前往一个陌生而遥远的地方,面对未知的生活。但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与深思熟虑,她逐渐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无比重大。为了国家的和平稳定,为了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她毅然决然地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随后,宫廷上下开始紧锣密鼓地为文成公主筹备和亲事宜。嫁妆筹备极为精心,各类典籍涵盖经史子集、天文历法、医学等各个领域,这些典籍宛如一座知识的宝库,旨在将大唐的先进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播到吐蕃。先进的生产工具,如铁犁、水车等,为吐蕃农业生产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精美的手工艺品琳琅满目,从绚丽多彩的丝绸到巧夺天工的陶瓷,无不展现了大唐高超的工艺水平。此外,唐太宗还挑选了一批技艺精湛的工匠、才华横溢的乐师、医术高明的医师等专业人才,跟随文成公主一同前往吐蕃,为吐蕃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三、漫漫西行:踏上和亲征程
和亲的日子终于来临,长安城举行了盛大而庄重的送别仪式。清晨,阳光如同金色的纱幔,洒满了整个长安城。唐太宗率领文武百官在城门外整齐列队送行,场面庄严肃穆。文成公主身着华丽无比的服饰,头戴璀璨耀眼的凤冠,宛如仙女下凡。然而,她的眼中却闪烁着难以掩饰的不舍泪光。城中百姓纷纷涌上街头,夹道祝福。他们手捧着鲜花和洁白的哈达,脸上满是对公主的敬意和祝福。在悠扬而略带哀伤的乐曲声中,文成公主与亲人挥泪告别,踏上了未知而漫长的西行之路。
和亲队伍浩浩荡荡,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穿越了崇山峻岭、河流湖泊和广袤的戈壁沙漠。一路上,他们遭遇了数不清的艰难险阻。在穿越沙漠时,烈日高悬,炽热的阳光无情地炙烤着大地,脚下的沙子滚烫得仿佛要将一切融化。狂风不时如猛兽般席卷而来,黄沙漫天飞舞,让人睁不开眼睛,呼吸都变得异常困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