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得敌军防线迅速崩溃瓦解,唐朝大军终于得以逼近平壤。在此过程中,他甚至让士兵们伪装成高丽人,混入城中,从而顺利切断城中敌军与外部的联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五)海陆协同 战局变化与转机
随着唐朝水军在海上不断推进对平壤的封锁,苏定方意识到决战的时机已经来临。在高句丽国内因长期战争造成国力损耗严重,高藏的求和意图开始显现的情况下,苏定方趁势进攻:海陆并进。他让水军持续对平壤进行海上封锁与佯攻,而陆军则准备从陆地进攻。与此同时,苏定方又成功争取到了靺鞨部落的倒戈,为战局增加了更多的变数。当苏定方开始对高句丽腹地进行扫荡作战后,很多城池都被迫献城投降。
(六)最终成果 凯旋而归
在苏定方率领下的这次东征虽然最终没有彻底拿下平壤城(因后续朝廷内部有争议,而高句丽王提出割地赔款等多种条件下才停止战争),但这场战役无疑是苏定方军事生涯中的又一辉煌记录。他展现的不仅是战场上的英勇气概,更是他作为一位成熟将领所应有的智慧与谋略——通过战争与外交手段迫使敌国做出巨大让步;通过灵活机动的指挥风格及大胆果敢的作战风格赢得了将士的尊敬与信任。战役结束后,苏定方被朝廷铭记,他再次以赫赫战功为巩固大唐东部疆域立下汗马功劳,也为后续的和平稳定做出重要贡献。
四、辉煌顶峰:西灭突厥
(一)突厥威胁 再启征程
西突厥在唐朝初年时常侵扰唐朝边境,特别是在其势力强大时,甚至对唐朝内地构成了威胁。面对西突厥的挑战,唐太宗和后来的唐高宗都先后多次对突厥进行军事行动。而在唐高宗时期,经过前期一系列的局势变化,西突厥内部开始出现裂痕。这为唐朝提供了有利的战机;苏定方正是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再次承担起重要的历史使命,成为了唐朝对抗西突厥的先锋将领之一。
(二)苏定方战术安排分析
此次战役中,苏定方的军事才能充分展现了其高超智慧。他精心分析了突厥的地势、敌我双方兵力差距等因素后,制定了一个大胆且精妙的作战计划。首先将唐军以先锋及主力分成多个作战单位进行部署——先锋负责攻击敌军首尾两端的重要据点,主力则随时准备支援和推进。这样的安排有效分散了敌军的注意力并打乱其整体防御结构;其次是在战场选择上极具战略眼光:避开突厥优势兵力的正面防线,而是寻找他们薄弱处予以攻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