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飞说那天看到你要做水泥生意,我也不好说那么多,其实马海波早就想着开超市了,但找不到合适的场地,说没想到那天送惠利园的业务员说巢州的饮料市场暂时没有代理商,可以接手去做,毕竟“和天下”的凉茶牌子也起来了。
亚飞便立马跟巢州的经理联系,对方人还不错,说话也挺实在,说在巢州市场前面有一个代理商库存太多,需要消化一段时间,暂且没有任务。目前市场三家都有货,就看谁家的货卖的快,明年就有谁来做代理商。
“我一想那这不正是没人管理的窗口期吗?反正你只要有货,卖正宗的惠利园产品就没问题呀?”
志平并不熟悉产品的代理销售模式,虽然字面上也能理解,但对代理商的关门过节却全然不知。吴镇便笑着跟他说起了橱柜的代理,然后说快消品和建材,除了消化速度不一样,其他都差不多。
吴镇就跟志平说起了倒货,代理商,渠道,二批,终端,费用和返点这些名词的意思,一个晚上志平差不多明白,原来超市里的快消品市场就是如此建立起来的呀?
两人又筹划着所需要的资金。亚飞说不能投太多,上一个代理商就是因为陷入了资金泥潭,不能自拔,厂里要求打款又没钱,所以政策就没到位。
工人们见老板都萎缩了,更加泄气,所以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你一松懈,就等于你退了好远。那个老板都回广东了,据说是大学毕业在深圳做电子产品,挖了第一桶金回老家创业,但哪里想到市场环境跟深圳没法比。
志平听了唏嘘不已,他仿佛看到那个代理商是个在深圳讲规矩的自由市场下长大的有为青年,但没想到老家的江湖完全是人脉的天下,所以一口水呛的太狠了。
最后又说到资金,货源,财务往来。亚飞十分痛快的说:“很简单,我们租个大仓库,进一仓库货后,每天早上出门卖货,晚上回来分账,不用记账,房租两个人平摊,进货两个人共同出资,你开车我卖货,你正好把小货车改成一个厢式货车,一切OK。”
志平这才想起原来亚飞不会开手动挡车,而自己有辆小货车。亚飞曾经的打工经历又让他熟悉巢州市场的所有城乡网点,那他们从最小的规模经营做起来,做一个走街串巷的货郎先生,靠着辛苦踏实建立起来的渠道,志平想到这也许是赚不了太多钱,但一定是很稳定的规划了!
一直聊到月上中天,亚飞才心满意足的跟着吴镇离去。志平回到大院,见体育场灯光依然灿烂,他浑身来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