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一个蜡像馆。
家族里主事的老爹在计算着人数,席位的就坐顺序,空气中有种说不出来的紧张,大家都在猜测会来一个什么样的重要人物。每个人心里都清楚,这是关于志平工作分配的事,犹如五年前那次填志愿,张家唯一的大学生最重要的工作,谁也不敢造次。生怕说错一句话,引起整个败局。
志平见没什么事,就跟小叔去了村头路口迎接客人。志平学着大人的模样,拿着一包烟,抽出一支来递给小叔。
小叔接过来,告诉志平,敬烟分几种方式,对尊贵的客人要用双手,熟人用单手,朋友之间可以远远抛过去。
“以后你去单位上班了,我去找你,你可不能这样抛烟啊。”小叔开玩笑地说着。
志平也嘻嘻哈哈地说,“你放心,你来了我肯定抛。”小叔笑着摇摇头,他看着远远的马路上,别说小汽车,连个人影也没有,便让志平回家去帮忙。
志平回到院里,老爹坐在板凳上,见志平回来,便看了看志平,没说话,但眼神在问客人到了没有。志平摊开手,老爹明白,再次检查一遍菜肴。
大家一次次看炉子上保温的菜冷了没有,这时,站在村口望风的小叔一头冲进院子里,张大嘴巴直喘气,断断续续地说:“来了,来了,三三拉小车子……”。
大家虽然没听明白,但都知道是客人到村口了。于是各自忙碌起来,响声大作,仿佛蜡像馆开了门迎客,都是来来往往的人了。硬菜一盘一盘的端上来,在桌上整齐地摆好,大锅菜也开始滋滋啦啦地炒起来了。
老贾在前带路,张会计跟在后面,两人一前一后走进院子。站在门口的张海山一见到老贾,便猜到后面的老者是张会计了,立马迎上去。不等老贾介绍,就激动地说“张老好,劳您大驾了!”明白准确,一点不错。
张会计微笑着点头,慢慢走进客厅,面对一大桌子菜和满屋子的人,挥挥手,示意大家都坐下来。他眼光在屋子里扫一遍,让人感觉到他用心地跟每一个人都打了招呼。落座之时,老爹不容分说,让张会计上座,老爹只是满脸笑容地对三位客人点头致谢,几乎没什么话好讲。
倒是海山和老贾,像是前几天见了面的话还没说够。十几年没见面,两人的话像是老井里的水,昨天抽干了,今天又满了。
直到志平母亲过来,她提醒父亲今天办正事,父亲才跟老贾停下来。老贾轻松地笑笑,悄声说:“没事的,弟妹去准备一些山芋片,这是他早上来特意点到的好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