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村庄,而惠民河又与淮河相连。”
李慕用手在舆图上画了一条线。
“只需派人挖出一条十里长的河道,通过暗渠将汴河与惠民河相连,直接连通淮河。
如此以来,既空出了火油矿所在的河道,又能将汴河与淮河连通,在暗渠处建立一道闸门。
旱时可引淮水补汴河之枯,涝时可泄汴水入淮河,一渠两用。”
李慕的手又在舆图上画了一遍。
殿内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手上。
左相皱眉,率先反对。
“旧渠早就荒废了,里面全是石头和杂草,要清理的话,与开挖新河相差无异。
何况旧渠附近也有百姓居住,不一样也要迁移百姓吗?”
李慕摇头。
“左相此言差矣,旧渠虽然荒废了,但其地基尚在,这一点下官可以保证。”
李耀瞪着他。
“你去实地看过了吗?陛下在这儿呢,大哥可不能信口雌黄。”
李慕拍着胸脯,呵呵一笑。
“我上个月还约了朋友去旧渠附近烤羊肉,顺便做了一幅旧渠芦苇图,那里面的淤泥厚度我都看过的。”
李耀......
李慕接着道:“只需派人清理石头,挖渠淤泥,然后再加固堤坝。
另外再加上挖通十里河道,花费连全段改道的三成都用不上。
至于迁移百姓,旧渠附近百姓不足两百户,比起五万人,两百余户应该好安置吧?”
殿内大臣纷纷琢磨起来。
信国公率先站出来,“陛下,臣认为安平侯世子此计可行,没有将整个汴河改成直道,就不会损坏漕运根基。
如此船工们世代熟悉的航线变化不大,也不会耽误了粮草的运输。”
右相:“至于迁移的两百余户人家,官府可以拨良田安置百姓,如此百姓必然没有怨言。”
“安平侯世子此法既不用动迁大片村落,又能兼顾防洪与漕运,最重要的是把挖掘火油的河道给空了出来。
妙啊!这法子,竟是把防洪、漕运、挖矿三样全盘活了!”
“臣也觉得安平侯世子此计可行!”
一时间众人纷纷都赞成李慕的法子好。
李慕兴奋得几乎按捺不住,心中的小人原地跳跃转圈圈,差点没笑出声来。
嘿嘿,他可真是个捡漏的小聪明啊!
先前皇帝问他治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