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乱锦旗"。
当黔军增援部队赶到时,义军早已遁入地下河。
周凤山暴跳如雷地命令追击,却在暗河口遭遇更可怕的杀招,石阿牛带人炸毁了盐井支架,沉积百年的盐雾喷涌而出。
清军吸入带着硫磺味的咸涩空气,顿时咳出带血的盐粒。
那些举着火把冲在前头的,更是被盐雾中的磷火点燃,变成满地打滚的火人。
此役清军折损四百余人,丢失粮草两千石。但石三妹清点人数时,发现十二名夜袭少女只剩九人归来。
最小的阿朵才十四岁,被找到时左手仍死死攥着半截清军辫子,右手的毒针已刺入自己心口。
腊月廿三祭灶日,石三妹在废弃的"鬼眼井"举行盟誓。
众人用铁镐凿开井壁盐霜,竟露出天然形成的蟾蜍轮廓。
当三百矿工用三天三夜雕出九尺高的盐晶蟾蜍时,井底突然传来雷鸣,枯竭十年的盐井喷出黑色卤水,将石阿牛手中的龙老九断刀染成青铜色。
"盐神显灵!"老盐工跪地痛哭。他们用陶罐接取卤水,发现含盐量竟是寻常盐井的三倍。
消息传到青岩苗寨时,八十岁的鬼师敲碎祖传铜鼓,用鼓皮包裹盐蟾碎片分送各寨。
半月之内,八番六十寨头人齐聚鹰嘴崖,带来的不只是刀枪,更有祖传的《百毒谱》与《地龙经》。
正月初九夜袭镇远府,义军首次动用新式武器,火药混入盐晶碎屑的"霹雳弹"。
盐税司衙门的包铁大门被炸开时,石三妹在档案房发现个暗格:裹着黄绸的《盐课黄册》记载着惊人黑幕。
原来贵州盐税实征数额,竟比上报朝廷的多出百万两,这些白银通过"剿匪捐"的名目,流进了云贵总督的私库。
石阿牛带人将黄册抄录百份,装入防水的牛膀胱,顺沅江漂流而下。
正月十五元宵夜,当贵阳城隍庙前升起"盐政清明"的孔明灯时,张亮基在巡抚衙门摔碎了皇上御赐的珐琅鼻烟壶。
二月初二龙抬头,五千湘军入黔。这些头戴斗笠、脚穿芒鞋的精锐,沿古驿道每五里修筑一座碉楼。
德国造克虏伯炮架在三层高的花岗岩堡垒上,旗语兵用三角旗编织出天罗地网。
最险要的老鹰岩碉楼,甚至配备了从上海洋行购来的德律风传声筒。
石三妹趴在枫香树梢,看着湘军把青岩鼓楼改造成炮台。百年苗王鼓被劈成柴火,铜鼓面上的太阳纹在火光中扭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