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下午,众人又回到了会议厅。
不过下午的会议,国家代表团没有再出现,显然,这是一场关起门来的内部会议。
在下午的会议中。
众人讨论起了上午成立的四大学部的核心任务,这个争议点还是比较大的,像是物理学数学化学部,有人提出其核心研究要放在核物理布局、数学理论攻关上。
但对此也有争议,是否优先发展实验物理。
主张派是有由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常委会吴主任主导,他认为实验是物理学的根基,所以要建立自主的实验能力以验证理论、突破国外的技术封锁。
而理论物理派则是由其余学部委员主张,认为在资源有限的时候,优先发展理论物理最为合适,因其对数学基础要求高且能快速与国际前沿接轨,实验物理就不一样,需要进口大量昂贵的设备,但受制于设备进口,以及技术的封锁,这就有些费力不讨好了。
并且像是华教授、陈教授等数学家已在国际领先,理论物理可借助数学优势快速产出成果。
双方说的都有理,而最后的结果则是实验与理论并重,但资源会向实验倾斜。
除了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对核心任务的争论外,生物学地学部、哲学社会科学部、技术科学部,对于核心任务也都有争论。
生物学地学部的核心任务是农业资源考察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争论点也在这两样上,生态保护和粮食增产如何平衡。
哲学社会科学部的核心任务是主义理论推广、历史学重构,争论点则是传统史学方法的存废。
技术科学部的核心任务就是新兴技术落地,也就是半导体、自动化等技术,争议点则是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投入比例。
不过两者冲突并不大,毕竟基础研究是原创技术的源头,就像是晶体管的发明一样,他依赖于量子力学理论,所以如果以应用为目的的研究缺乏基础知识的话,那么就会造成巨大浪费。
应用研究也是一样,要知道半导体、自动化等技术,可是关乎着国防的安全,
李枭也被叫起来讲了讲,讲的就是在吃饭时说的那一番话,之前他的话本就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这也定下了应用研究优先论,投入的资源要比基础研究要高。
而半导体、自动化、计算技术和电子学也被列为国家科技规划中的“紧急措施”,其中又以计算技术技术的研究优先于其它三项研究。
研究这些都目的也是为了快速突破西方技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