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历朝历代出兵都讲究一个师出有名。
这个‘名’不止是要应付外部势力。
更是要对本国民众有一个交待。
否则稍有不慎便会留下一个穷兵黩武的骂名。
且大失民心。
这些道理李青都懂。
可他也是真的无可奈何了。
巴拉赫姆是个狠人啊。
此时。
狠人巴拉赫姆也正在马不停蹄的与一众文武大臣商议当前的局势。
“先灭蒙古,再攻大虞,这个次序绝不能乱。”
巴拉赫姆一锤定音的定下了基调。
“不错。”
波斯大将军大流士对于巴拉赫姆的国策十分认同,说道:
“我等于蒙古战术上处于一个‘守’字,战略上则是一个‘攻’字。”
“而对于大虞,则从头到尾都只有一个‘忍’字。”
“告诉东境士兵,无论大虞边军如何挑衅,我等都定要万分忍让。”
“如今正是和蒙古交战的关键时期,我们绝不能给大虞任何一个出兵的理由。”
巴拉赫姆满意的点点头。
他对李青多番忍让之时,很多朝臣便不能理解。
更有情绪激动者甚至骂他有失国威。
巴拉赫姆虽然对于辱骂批评毫不在意。
但终究觉的无人能理解他的一番苦心。
没想到第一个理解他国策的还得是波斯大将军大流士。
“大将军所言甚是,各位须知今日一时的忍让乃是为了他日百倍的奉还,我等且忍一时之气,终有一日我会让龙不祥吃不了兜着走。”
“是,主君英明。”众臣整齐划一的回答。
有些大臣虽然一时还不能理解这个方针。
但并不妨碍他们对巴拉赫姆的无条件的信任。
更何况连大将军大流士都开口了。
这两位在波斯帝国权势滔天的人物意见都达成了一致。
这时谁再有异议,只怕难免会被人扣上一顶无知的帽子。
波斯帝国对于大虞的应对方针定下后。
最急的人反而不是李青。
尽管他已经很努力的想让自己看上去更嚣张一点。
最急的是韩信。
这时的韩信早已赶到辽州一带,成功整顿并接收了兵马。
章邯对于韩信的人品虽然颇不信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