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
他们原本对萧宁抱有一丝希望——
那是一个在刀山火海中走来的帝王,一个以身犯险、带兵平乱、一剑定江山的君主。
但今日……这位看似睿智强横的天子,却在短短数语之中,将所有的光芒尽数熄灭。
霍纲嘴唇紧抿,面色铁青。他低声对许居正道:“许公,看来……我等真是错看了。”
许居正面色不变,只是缓缓闭目,一言不发。
郭仪则重重吐出一口浊气,眼神透着罕见的疲惫与痛心:“一个只能听赞不能受谏的帝王……纵有万钧兵力,也难渡万民寒心。”
“这下好了,”他低声,“朝纲……怕是完了。”
一旁的几位清流文官亦低头沉思,脸色或惊惧,或悲凉。
而这边的气氛一片凝重,那边的新党阵营,却宛若初升之阳,光芒四射。
林志远被陛下点头认可之后,眉宇间早已掩不住志得意满之色。
他回到班列时,一位位“同道中人”上前恭喜,低声称赞不绝。
“林大人所言精妙,果然能得圣心啊。”
“这才是真正的‘辅君定策’,咱们新党今日,算是抬头了!”
“王尚书果然有先见之明,早早将林大人荐入户部,今日之功,当为首功!”
这番话自然传入了站在最前列的吏部尚书——王擎重耳中。
王擎重一袭深紫朝袍,面色含笑,眼神却始终沉静。
他缓缓拢了拢衣袖,看向殿中高座之上的年轻天子,心中浮现出一句评语:
“不错,的确是个懂得识人、也懂得护短的君主。”
萧宁那毫不留情的一句斥责,几乎是将清流打得措手不及。
而这,正是王擎重想要的局面。
朝堂之上,不需要太多清言直语。
需要的,是能顺着帝王之意,做出“成效”的人。
王擎重站在新党的最中心。
他一直低调,但在孟党覆灭之后,他才是真正掌握了吏部大权、调动朝中中层官员网络的幕后枢纽。
而今,他与林志远为首的“实绩派”新党,势头正盛。
他们提出的种种“改革措施”,表面上看无一不为民着想,如——
减免徭役以“用工折俸”,实则引入大量“转役金”,中饱其私;
主张将边防粮税集中于户部统一调配,实则架空兵部统辖;
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