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证道录》,将勾股术与《周易》卦象对照着详细讲解,士绅子弟们一时竟无言以对。
事件平息之后,李东阳向朱厚照上奏:“太学应当设立‘工礼兼修’这一科,让算生学习《周礼》,士绅子弟也需通晓《考工记》,如此或许能够消除双方之间的隔阂。”这一提议虽然遭到许天锡的反对,但却获得了杨廷和的默许。
在东南沿海地区,新科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海防事宜李承勋借着匠法推行的契机,展开了一番双重布局。他以“防御佛郎机”为名义,将陈大锤的福船改良方案纳入《筹海图编》之中。同时,他上奏请求调牛二虎进入浙直水师,表面上是“监督火器维护”,实际上却是暗中命其改良舰载火铳。他在给杨廷和的密折中写道:“匠官,乃是海权的关键所在。倘若能用算学让他们通晓其中的道理,再以军法约束他们的行为,其作用可抵十万甲兵。”
面对闽广士绅“开海伤农”的质疑,李承勋联合张恪推广“延安苜蓿轮作法”。在漳州试种的"闽南苜蓿"实际是根据朱厚照根据藩属国进贡提前引入的紫花苜蓿,其深根系特性意外改良了海疆盐碱地。张恪借此提出:"《考工记》云'橘逾淮为枳',今苜蓿渡海而荣,岂非圣朝德被四海之兆?",漳州试种成功后,他以“土宜学”理论宣称“海疆之利与农田可以相互补充”。他巧妙地利用匠法中“良工等免籍”这一条款,允许参与海防工程的匠人子弟进入当地县学读书,以此换取士绅对匠官制度的默许。
然后李承勋支持王巧儿改良“精铁七锻法”,并将其与延安棉花相结合,制成了能够抵御佛郎机炮火的“绵铁软甲”。此举不仅突破了技术封锁,还在工部内部扶植起一股对抗势力,使得工部尚书林瀚不得不做出妥协,默许部分匠官参与沿海军器的制造。
陈大锤的破例授职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军器局百户牛二虎联合二十余名匠官,以“陈大锤先例”为理由,请求朝廷设立“匠作指挥体系”,从百户到指挥使共分九级品秩。胡世宁以“祖制并无匠官领兵的先例”为由驳回了这一请求,却遭到匠人们的集体消极怠工,致使京城火器的修缮工作停滞了三日。锦衣卫介入调查后,扣发匠粮停发积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恪奉杨廷和密令,以延安府「匠户屯田示范区」成功经验为例,向朱厚照建议「匠役可仿军户屯田,寓技术于耕战」,为解决匠官诉求提供了折中方案。
王巧儿选择依附李承勋,借助海防司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