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裾碾过满地狼藉的馒头。
“押解回京,本宫要亲自审问。”
王景珩望着逐渐围拢的禁军,终于撑不住踉跄半步,突然想起姐姐淑妃前日的密信,让他“务必在皇后赈灾前稳住流民”。
却不想这轻飘飘的“稳住”二字,竟是将整个王家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沈云栖看着流民们眉间尽是悲悯:“李公公,将这些百姓的姓名、特长仔细登记造册,回宫后便在各宫安排些洒扫、浆洗的活计,也好让大家有口安稳饭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奴遵旨!”尖细的嗓音响起。
李公公立刻带着小太监们忙活起来。
流民们喜极而泣,此起彼伏的谢恩声不绝于耳,待最后一碗糙米稀粥分完。
沈云栖抬手轻挥,李公公心领神会,扯开嗓子喊道:“起驾——皇后娘娘回宫——!”
流民们涕泪横流,此起彼伏的“谢皇后娘娘”声中,郑吣意望着皇后远去的鸾舆,低声道:“皇后这招恩威并施,倒与我们算计的分毫不差。”
一旁的嫣儿凑了过来,压低声音道:
“郡主,那王景珩如今怕是吓破了胆!”
她还未说完,便见郑吣意转身看向正慢条斯理整理衣襟的谢淮钦。
“皇后此刻定是心急如焚去禀明圣上。”
郑吣意挑眉,目光锐利如鹰。
“若不出意外。”
“圣上定会连夜召集重臣商议。”
“你打算如何应对?”
谢淮钦闻言,唇角勾起一抹神秘的笑意,故意慢悠悠地将假胡子取下,语气吊人胃口:
“郡主稍安勿躁,山人自有妙计。”
见郑吣意杏眼圆睁,作势要追问。
她突然凑近,温热的气息拂过耳畔:
“有些事,说破了可就没意思了。”
“不说便不说!谁要听你的鬼主意!”
郑吣意恼羞成怒,转身就走。
却在转身的刹那,忍不住偷瞄了一眼。
只见谢淮钦倚着破庙的断壁,月光为她镀上一层朦胧的光晕,那似笑非笑的模样,倒让人心头微微一颤。
返回郡主府的路上,嫣儿瞧着主子微红的耳尖,忍不住打趣:“郡主和谢大人今日一唱一和,配合得可真默契!”
“多嘴!”郑吣意佯装生气地瞪了她一眼,可嘴角却不自觉地扬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