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诋毁傅斯年与农劲荪的公司信誉,还联合起来压低价格,试图将他们挤出市场。
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他们并没有退缩。他们一方面加强公司内部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来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另一方面,他们积极与其他商家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应对市场竞争。
他们与一些爱国的民族资本家联合起来,成立了商会,共同抵制外国商人的垄断行为,维护民族商业的利益。
在一次商会组织的商业交流活动中,傅斯年结识了一位名叫林伯渠的商人。林伯渠在上海经营着一家大型的百货公司,他对傅斯年与农劲荪的丝绸产品非常感兴趣,双方一拍即合,达成了合作意向。
林伯渠的百货公司成为了我们丝绸产品的重要销售渠道之一,通过林伯渠的百货公司,他们的丝绸产品得以进入上海的各大商场和专卖店,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份额。
随着上海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他们又陆续在上海开设了几家分厂和专卖店,扩大了生产规模和销售网络。整体来说,生意做的相当不错!资产已经达到了5万两白银了,相当丰厚了。
时光荏苒,转瞬到了 1909 年。这一年,上海的大街小巷都在议论着一个热门话题 —— 英国大力士奥皮音即将在此摆擂台比武。
奥皮音在英国本就颇有名气,身材魁梧,力大无穷,据说还精通多种格斗技巧。他来到上海后,凭借着自己的名气和实力,四处宣扬,夸下海口,称在中国无人能敌,其傲慢之态尽显无遗。
傅斯年听闻这个消息后,心中一动,深知这是一个提升霍元甲知名度、弘扬中华武术的绝佳时机。霍元甲这几年在天津刻苦钻研武艺,不仅将家传的迷踪拳练得更加精湛,还广泛涉猎其他门派的武术精髓,融会贯通,武艺已然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傅斯年毫不犹豫地给霍元甲发去了电报,详细地说明了上海的情况以及这次比武的重要性。
霍元甲收到信后,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挑战与机遇。他简单地收拾行囊,告别家人和弟子,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上海的征程。
一路上,霍元甲的心中思绪万千,既有对即将到来的比武的紧张与期待,也有对傅斯年和农劲荪的思念与感激。他深知,此次上海之行,不仅仅是一场个人的比武,更是为了扞卫中华武术的尊严,为了让世界看到中国人的力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