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不争气,那也不能怪他当一回黄雀。
第二天。
陈洛骑着马,离开了小县城,疾驰一天一夜之后,来到了福州有名的“关河渡口”。
这里是南阳郡的边缘地带,同样是沧江在南阳郡的流域内、河道最窄的一处,江岸两侧只有三十多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关河渡口两侧,常年都有许多渡船,载客为生,许多行商、货郎和省亲的人,也会选择从关河渡口横渡沧江,前往对岸。
“嗯?好多江湖人!”
陈洛来到关河渡口的南岸,就看到小渔村中到处都是背负刀剑的江湖人,粗略一看竟不下一两百人。
这么多人,显然不可能全是南阳赵氏的仇人,还有不少是凑热闹的,以及心思阴暗、企图浑水摸鱼,夺取一些钱财宝物的。
“真够热闹的……”
南阳赵氏两千多族人,还有仆役、婢女和家生子,虽然遣散了许多,但仍旧是数千人的队伍,十几条大船,组成了浩浩荡荡的一条船队。
关河渡口这地方,是南阳郡内最适合也是最容易拦截赵家船队的地方。
这一点,江湖人清楚,赵家同样清楚。
“小二,上一壶茶。”
来到渔村中的一处茶肆,陈洛带着一顶斗笠,背负纯阳剑,找到了角落中空出的一张桌子,坐了下来。
“好嘞,客官您稍等!”
茶肆明显是一家人经营的,跑堂的小二就是茶肆主人的小儿子,此刻忙的脚不沾地,只能匆匆回应了一声。
整个茶肆原本只有几张桌子,如今临时增加到了十几张,仍旧坐的满满当当。
江湖人多了,财路也就多了,小渔村中原本生意惨淡的酒肆、茶肆和唯一一家客栈,这几日都赚了不少钱,连带一些租借房屋的百姓也挣了钱。
当然,江湖人多了难免有争端和厮杀,这两日来也有小渔村中的渔夫,不小心卷入风波中,因此赔了命。
“客官,您慢用!”
跑堂小二送来了一壶茶,点头哈腰的离开了。
小渔村的茶肆中,当然不可能有什么好茶,只是一些略经炒制的粗茶,还不是茶饼,而是茶商不要的茶末。
陈洛倒了一碗茶,只觉得满口苦涩,良久之后才有一丝丝回甘。
他离开纯阳宗之后,品尝过了不少好茶好酒,突然尝到这般劣品的粗茶,倒也算别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