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反抗,微不足道。”
“况且,皇上命藩王征战,本意即为殖民,将征服之地变为殖民地。”
“即将异族视为奴隶。”
“并非真正将他们视为子民治理。”
“兼并、同化,不适用于殖民地。”
叶轩提醒道衍。
“此乃皇上之意。”
“殖民地。”
“道衍先生岂会忘却?”
道衍额头与脊背渗出冷汗。
是啊,他怎能忘记。
殖民地的真正目的,乃是掠夺他国资源,以增强大明本土,此乃皇帝的明谋。
这也是藩王难以抗拒的 ** 。
毕竟,藩王有机会扩展自己的领地。
道衍沉默,陷入深思。
将异族全然视作奴隶……
他追随叶轩的思路,眼神愈发闪亮。
倘若不顾道德与人性的底线,
管理这些异族将变得容易许多。
若殖民地的异族不服从,
便以血腥暴力手段震慑他们,
让他们心生畏惧,
如同对待未被驯服的野兽,
逐步驯化他们,
就像把狼变为狗,野猪变为家猪。
将他们圈养,必要时宰杀,驯化后的他们也不敢反抗。
若有反抗者,
便进行奴隶贸易,
将这些强壮且不顺从的全部卖到其他国家。
相信那些国家也会青睐这些奴隶,定能卖出高价。
华夏自部落时代起便有奴隶制。
春秋时的奴隶,甚至在官府有记录,
一人沦为奴隶,其后代亦世代为奴,入奴籍。
战国末期,民间蓄养私奴之风盛行,
奴隶的数量成为财富的象征,权贵甚至蓄奴上万,地主商贾也拥有成千上万的奴隶。
汉朝时,奴隶成为流通的商品,如牛马般被贩卖,且价格不菲,一个奴隶价值万钱。
士绅间还以奴隶相赠,作为交流,
更有用奴隶顶罪、买官之事。
破产之人、未入籍者、少数民族、被拐卖的儿童、抵债的子女等,都成为私隶的来源,规模空前庞大,连春秋时期也无法比拟。
魏晋隋唐亦有奴隶存在,
唐朝更是华夏奴隶制的鼎盛时期。
至宋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