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方已掌握有关东方大明海域的详尽情报,乃至葡夷国通往大明边境的航海路径图。
鉴于对方国家一贯的侵略本性,
很难确保他们不会动员举国之力,再度侵袭大明。
简而言之,大明君臣或将再度面临他们并不擅长的海战挑战。
万一对方行事更为谨慎,或许会在洞悉亨利亲王战败的来龙去脉后,才挥师来攻。
如此一来,在与亨利亲王的交锋中,大明凭借地利优势的火炮效能恐将大打折扣。
“此番出征前夕,工部呈上了一份奏章。”
“言及尽管火炮射程经改良后有所提升,其后坐力也随之增强,需以更为坚固的战船承载,此点倒不成问题,大明战舰足以胜任。”
“然而另一瑕疵却……”
朱棣目光骤紧。
他忆起工部奏章中提及的第二项缺陷,
大明火炮的精确度极差。
故而大明火炮的最大威力,仅在两军对峙,敌方踏入我方射程之时,
径直向前轰击,
无须精准,只要确保能击中敌舰即可。
换言之,
倘若葡夷的那位君主,比如若望大帝,真如传闻中那般睿智勇猛,
他势必能从这场战争中洞察大明火炮的软肋。
一旦其舰队分散进攻大明,
我方十发炮弹,或许难以命中其一!
待其舰队逼近我方船只,
攻守之势即刻逆转!
诚然,届时
大明的军力未必逊色于葡夷士兵。
但是!
葡夷本就是海上强国,而大明呢?历来擅长的乃是陆地作战。
因此,
朱棣心中洞若观火。
当务之急,
必须在葡夷内部细作反应之前,将其一举歼灭!
当然,
你可以选择按兵不动。
静待对方或许来袭,或许未能察觉你的软肋。
然而,
这绝非朱棣的行事风格。
他,历来极为重视每一位对手!
倘若大明的短板,乃至致命弱点,只能寄望于对手未曾察觉的侥幸,来赢得这场战争,
那么,他也无法稳坐大明皇帝的宝座。
为了加速大华的舰队与火炮完成它们的使命……
李渊已下定决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