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整个大明朝堂上下,君臣皆陷入忙碌。
西南战事重燃,且此次是灭国之战。
塞外狼烟未息,朝廷大军正往大同方向集结。
朝堂之上,除了只会打嘴仗的清流党官员,保皇党官员们无一不忙得不可开交。
就连朱由校也难得地没再拉着江宁去给皇后做菜。
在此期间,江宁向朱由校提议,借鉴后世的勋章制度,为有功将士颁发勋章。
此前,为国捐躯的将士会收到由五军都督府和兵部联合发放的英烈证书与军功证书。
朱由校一听,顿时来了兴致。
江宁详细讲解后,朱由校欣然接受。
众人经一番商议,决定先设立三等九级勋章制度。
第一等为大明忠勇勋章,分金、银、铜三个级别,以彰显功勋的高低。
第二等,朱由校毫不客气地将其命名为天启勋章,同样以金、银、铜区分三个级别。
第三等则是军功荣耀勋章,亦分金、银、铜三个级别。
不仅如此,这三等九级勋章均被赋予一定特权,诸如减免冕服徭役、赋税,家属见官无需下跪行礼,勋章获得者及其子女每年还可从朝廷领取一定数额的钱粮,以此作为鼓励。
最后,朱由校仍觉意犹未尽,寻思着要用自己的手艺为大明将士再做点实事,比如雕刻牌匾之类。
江宁听闻,赶忙建议设立三等功臣、二等功臣、一等功臣和特等功臣四个级别,由朱由校亲笔书写,再由五军都督府和兵部备案,制作成牌匾发放给有功将士。
至于朱由校想亲自雕刻牌匾的要求,江宁当场拒绝。
要知道,仅这两年大明立功的将士就不在少数,若每块牌匾都由朱由校亲自雕刻,恐怕一年到头啥事都不用干,光雕刻牌匾都忙不过来。
于是,朱由校只好收起这小心思,提笔写下“三等功臣”“二等功臣”“一等功臣”和“特等功臣”作为模板,交由五军都督府和兵部依照模板制作牌匾,发放给有功将士,这些功臣牌匾同样赋予了相应特权。
对此,江宁十分满意,毕竟荣耀不能当饭吃,得切实为将士们谋取些福利。
随后,经过数次讨论,朝廷又对之前立功的将士进行加封,追赠勋章与牌匾。
数日之后,信王朱由检率领三千皇明卫返回京城,同时带回了此次在沙场战死将士的遗骸与骨灰。
朝廷旋即在大明英烈祠举办了一场隆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