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计2800多万两,这其中一大半都是孔府的。
除去安抚百姓、嘉奖有功将士,朝廷还能剩下不少。
最关键的是这些土地,温体仁建议朕,对于饱受战乱的百姓,按人口划分土地,算是朝廷对他们的补偿。
至于剩下的土地,朝廷以低价卖给普通百姓。
要是百姓手头没钱,可以先种地,之后再分期偿还,分为三年、五年、十年,这样百姓也能负担得起,土地也不至于荒废。
那些官绅宗室,就别想染指这些土地了。”
江宁点头说道:“陛下,温阁老这个建议确实稳妥。
如此一来,土地不会闲置,无田百姓也能有自己的土地,朝廷还能增加一笔收入。”
朱由校听后,端起一盘点心递给江宁,说道:“江兄呀,朕发现你真是独具慧眼,你举荐给朕的这些人才,个个都能办事。
朕之前就纳闷,朝堂上这么多官员,用心做事的没几个,可现在一个比一个能干,一天到晚简直是吃不饱,干不乏,这到底是为啥呢?”
江宁哈哈笑道:“陛下,之前朝堂党争频繁、争斗激烈,这些官员就算有心做事,也得先保证自己不被政敌拉下马。
为了应付党争,他们精力都耗尽了,哪还有心思做事?
现在朝堂上,除了六科、翰林院和督察院的个别书呆子,剩下的官员都用心做事。
君臣上下一心,政令畅通无阻,自然容易把事情办好。”
朱由校哈哈笑道:“江兄说得有道理。
不过,六科、翰林院和督察院,不也被你算计了嘛。
这段时间,吏部尚书杨鹤已经从六科给事中、督察院、翰林院抽调了不少人手。
照这个趋势下去,用不了多久,除了督察院,六科给事中和翰林院估计都要被抽成空架子了。”
江宁笑而不语,说道:“陛下,说了这么多,最重要的一点还是有功者赏,有过者罚,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朱由校笑着点头。
随后江宁开口询问:“陛下,此次前往山东办事的锦衣卫,臣已经给他们每人加发了一年俸禄,官升一级,您看还需要其他嘉奖吗?”
朱由校思索片刻后说道:“江兄,官升一级,再加发一年俸禄,这对他们来说太少了。
他们这次可是立了大功。
许显纯、高文彩、张文和都是锦衣卫的得力干将,之前也立过不少功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