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的政策触碰了他们的利益,倒也罢了。
可这些清流文官本身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他们为何还要反对呢?”
江宁脱口而出:“为反对而反对的人,比贪官污吏更可恶。
他们自诩道德君子,要求所有人都跟他们一样,可世间之事哪能尽如人愿?
说到底,他们就是一群只会说空话、尸位素餐之辈。他们治国理念太过理想化,所言所行根本不切实际。
对这群文人,就得时不时敲打敲打,不然他们就会蹬鼻子上脸。”
朱由校点头,感慨道:“江兄,你说得太对了。
当年太祖开国,再到成祖的永乐盛世,太祖和成祖对待天下文官动辄打杀,说难听点,根本没把他们当回事。
可洪武、永乐两朝,大明国力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国库充盈,军备精良。
然而,宣德之后,文官势力崛起,掌控朝堂,大明却国库日渐空虚,军备荒废,国力逐渐衰微。
由此可见,文官对国家的危害远甚于武将。
这也是朕登基后大力打压东林党,乃至如今的清流党的原因。
绝不能让这些文官掌权,一旦他们掌权,大明就将面临灭顶之灾。
只有像洪武、永乐两朝那样,对他们严加打压,他们才会用心做事。”
说着,朱由校递给江宁一杯热茶。
江宁也不客气,接过一饮而尽,略带感慨地说:“屠龙者终成恶龙,这样的事屡见不鲜。
最初的大明,是理想者的圣地。
在蒙元统治下,铁蹄践踏神州大地,百姓被分为四等,活得猪狗不如,生不如死。
太祖皇帝为反抗蒙元建立大明,这也是当初众多能人异士愿誓死追随他的原因。
太祖立国,建元洪武,登基为帝后,华夏子民被打断数百年的脊梁才得以重新挺直,在这片被蒙元铁骑蹂躏得残破不堪的土地上,百姓才能重新抬头做人。
太祖登基后,推行诸多政策,都是为了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强盛,为此他不遗余力招揽人才、推行新政,壮大大明。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很多人的初衷发生了改变。
不再是为了抵御蒙元、造福百姓,而是陷入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之中。
朝堂上逐渐形成了淮西党、浙东党,淮西党中又有勋贵集团。
太祖英明神武,尚能压制这些党派,使大明能按他的意志推行国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