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不曾想,这年轻人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竟已在不知不觉间,于身边聚拢了众多人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更为难得的是,他本人行事低调,毫不张扬,着实令人意想不到。
如此年少得志,却能这般沉稳,实在难得。”
袁可立也不禁感慨道:“没错啊,幸亏江宁这人行事公正,无论是谋略、城府还是心机,都堪称上乘。
最重要的是,他一心一意为朝廷办实事。
否则,单是一个魏忠贤,就已让我们忧心忡忡,若再加上一个心怀不轨的江宁,恐怕足以给我大明朝带来灭顶之灾。”
这时,一旁的薛国观也笑着附和:“江大人为官公正,一心为国为民,实乃朝廷栋梁之才啊。”
对于这位由江宁举荐进入内阁的薛阁老,孙承宗和袁可立起初确实有些瞧不上。
毕竟,他们对薛国观了解不多,仅凭举荐入阁这一点,难免心生轻视。
但经过近几日的观察,他们发现这位薛阁老能力着实不俗。
在处理政务时,他表现得相当稳重,对各类事务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绝非泛泛之辈。
渐渐地,孙承宗和袁可立对薛国观的态度大为改观,不再如往昔那般轻视,而是真心接纳,也算将薛国观当成自己人了。
这时,袁可立感慨地说道:“之前东林党人结党营私,只图自身利益,将国家大事当作儿戏。朝廷多年积攒下来的政务堆积如山,繁重不堪。
经过我们这段时间的不懈努力,如今政务勉强能正常运转。
幸亏天子圣明,用人得当,才把东林党人大多驱逐出朝堂。
不然,任由他们这样下去,不出几年,大明恐怕就会遭遇灭顶之灾。”
这时,一旁的孙承宗赶忙劝道:“袁兄,慎言啊!”袁可立笑了笑,说道:“孙阁老,无需担忧。
老夫为官清正,一心为国为民,身正不怕影子斜。
那群东林党人,老夫还真不放在眼里。”
这时,薛国观也开口说道:“袁阁老所言极是。
如今,东林党在朝中仅剩的骨干,也就只有杨涟、左光斗二人了。
这二人虽是东林党骨干,但为官还算公正,只是有些迂腐,一根筋认死理。
如今,他们已被降为左右佥都御史,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已大不如前。”
随后,三人便继续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