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雨燕一型的激光通信系统,勉强也算是够用了。
方大宝准备升级一架大型多旋翼无人机,作为雨燕的移动补给平台和信号中继节点。
方大宝转身问梁江,“梁师傅,设备的调试进度怎么样了?”这架飞机虽然设有驾驶舱,但是也安装了机载智能系统,可以独立执行任务。
小美虽然也一直在通过机载智能系统收集传感器数据,以配合梁江的各种调试,但方大宝还是想听听经验丰富的梁江的意见。
“在地面能做的各种调试和模拟,我们都已经做完了。
下一步可能还是要做几次试飞才行。小美的飞行模拟完成度很高,大问题应该不会有。
顺利的话,按照我们的计划,再有5天左右就差不多可以投入使用了。”
方大宝点了点头,表示认可这个时间节点。
如果是在天灾之前,一架无人机即便是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成熟的平台,从设计到投入使用,起码也要一年以上的时间。
民航客机从设计到交付,更是需要6-8年的时间,这还是有完整的工业基础的情况。
雨燕从立项到使用,只用了2个月左右的时间,而且性能还明显高于预期。
这里面固然有方大宝消耗生存点,解锁相应技术的功劳,但也是因为有着梁江丰富的经验和新觉醒的异能。
梁江的特殊能力在觉醒之初,表现为和机械物品之间的沟通和操控。其实主要就是和他右手链接的工技义肢的沟通。
在义肢的使用过程中,不再是由人发出指令,义肢内置的人工智能配合操作,而是全程由梁江主导和操控,义肢只是提供能源和算力。
同时,这能力使得工技义肢的加工精度和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超出了其理论值的上限,也加快了雨燕一型的制造和调试速度。
但是这种能力当时只表现在他自己的义肢上,除此以外,既不能在别的机械上证明,也不能自由的控制能力的开启或者关闭。
当时,方大宝猜测,梁江的能力可能是对工具性能的加成,进一步觉醒后,可能在操作机械、武器设备时能发挥出更强的能力。
方大宝还想着给梁江升级几套机甲,让老头子也能体验一把男人的浪漫。
结果,方大宝发现他还是小看了这个少了只手的前八级钳工。梁江确实可以使自己使用的设备性能更强,但这并不是其能力的本质。
梁江可以通过与材料、设备的沟通,在加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