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鼓励有能力的团队主动去寻找合适的地下室自建避难所,或和其他民间避难所合建,城市避难所提供部分物资和人员支持,但是后续需要用物资偿还。
灾难会持续时间不明确,在城市避难所的规划和技术指导下,民间避难所要考虑长期困难的可能,鼓励自建农、工业基础生产。
三:鉴于目前地上的恶劣环境,以及大部分市民已转移到地下活动。
所有还遗留在地上的建筑、设备、物资,除非有人已经占据或正在使用,否则都可以视为无主资源,市民可按己的应急避险需求取用,但是不得故意损坏或者抢夺。
希望市民们互帮互助、共度难关。。云云。”
榕城共有有13条地铁线路,总车站有370多座。加上和地铁直接连通的各种地下商业,地下空间超过700万㎡,能容纳超过500万人。这部分人组成的城市避难所就是榕城的精锐了。
以地铁网络为骨架,可以通过地下隧道快速转移物资和人员,也能随时支援和控制沿线的其他避难所。
而且地铁网络中应该也有特殊布置,甚至平常可能就储存着不少物资和装备。这才让他们在灾后迅速恢复了通信。
至于城市避难所的两条要求,才是真正拉开了末日求生的序幕。
要么有钱,要么有人,要么就是觉醒者,以这些人为核心建立大大小小的民间避难所。
既有城市级避难所兜底,又有民间避难所百花齐放。
“看来短时间内榕城还变不了天,城市避难所优势太大,所有的民间避难所先天上就低一头。”方大宝思索着。“但是这些民间避难所难免互相竞争物资和人员,小乱子是少不了的”
暴风雪之前,岚山城周边的各个小区入住率不足,除了方大宝和付小秋这样情况特殊的人,绝大数普通人选择回到了主城区。
没回主城区的,也大部分都和周边各个工业、物流园区的人员一起疏散到岚山城北面20多公里地铁终点站博览园站。
除非确实是有非常合适的避难场所和储备物资,才会选择就近躲藏。
地铁博览园站面积很大,还包括大量的附属商业设施,相当于地下商业CBD。
博览园站吸纳了周边的绝大部分人口,暴风雪前人数就已经达到了15万人.暴风雪后人数只会更多。那里也是离方大宝最近的一个大型避难所。
岚山城继续往南走15公里,是黑龙湖片区。但那边离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