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连忙行礼,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近距离看,他的五官更加立体分明,身上散发着淡淡的龙涎香。
"不必多礼。"
拓跋余虚扶了一下,"听闻三小姐不仅琴艺超群,诗才也是不凡。今日可愿赐教?"
我暗自警惕。
在原主的记忆中,李常茹确实擅长诗词,但从未在外显露过。
拓跋余是如何得知的?
"殿下谬赞了,常茹不过是略通皮毛,怎敢在诸位才子才女面前班门弄斧。"
拓跋余眼中闪过一丝玩味:"三小姐过谦了。不如这样,本王出题,三小姐即兴作诗一首如何?"
他的话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让周围的人都听得见。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我身上。
我看到李长乐站在不远处,脸色阴沉得可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是要把我架在火上烤啊!
我暗自咬牙,但面上依然保持着得体的微笑:"既然殿下有命,常茹自当遵从。"
拓跋余满意地点点头,环视四周,目光停在不远处的一株海棠上:"就以'海棠'为题吧。"
我深吸一口气,大脑飞速运转。
既要展现才华,又不能太过张扬。
既要符合闺秀身份,又要有独到之处。
忽然,我想起了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如梦令》,稍作改编后缓缓吟道: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诗罢,全场寂静片刻,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赞叹声。
"妙啊!'绿肥红瘦'四字,将雨后海棠的神韵描绘得淋漓尽致!"
"没想到李三小姐有如此才情!"
"不愧是尚书府的千金,果然不同凡响!"
我微微低头,作羞涩状,实则用余光观察着拓跋余的反应。
他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恢复了那种莫测高深的表情。
"三小姐果然名不虚传。"
拓跋余轻轻鼓掌,"本王佩服。"
"殿下过奖了。"
我谦虚道,心中却警铃大作。
他的每一个举动都似乎别有用心。
诗会继续进行,众人或吟诗作对,或品评书画。我刻意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