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和火力优势,横扫这片全是沙子的荒漠,歼灭四处游击的阿拉伯人,如今却连连受挫。
即便向宗主国德意志帝国讨来更多武器,并在战场上投入大量受到优待、用以牵制阿拉伯人的库尔德族雇佣兵,依然无法压制阿拉伯人的反抗。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司令官阁下。我们必须找出那些阿拉伯人武器的来源,并予以切断,否则这种局面将永无止境。”
“这还用你说?可问题是,我们根本不知道他们的武器是从哪来的啊。”
因此,不仅奥斯曼政府焦头烂额,率领讨伐军的旧日名将穆斯塔法·伊斯麦特帕夏,如今的伊斯麦特·伊诺努也几乎快要疯了。
他们曾笃信这场“阿拉伯讨伐”很快便能平息。
毕竟,尽管奥斯曼军队比起列强并不强大,但对于寥寥数人的沙漠游牧民来说,也绝对是碾压级别的存在。
事实上,以利雅得酋长国、沙特家族为首的阿拉伯人,若单看兵力与武装,确实远逊于奥斯曼军,这一判断本身并没错。
可出人意料的是,沙特家族与阿拉伯人却在奥斯曼帝国一波又一波的讨伐中坚挺不倒,甚至开始扩张势力。
讨伐久拖不决,而反奥斯曼的阿拉伯势力逐渐聚拢至沙特家族麾下,伊拉克、叙利亚、约旦等地也开始出现异动。
眼看整个阿拉伯沙漠都要动荡不安,奥斯曼帝国甚至已考虑使用毒气作战。
当然,这只是想想而已,真要付诸行动,帝国上下谁也不敢动那一条红线。
只要奥斯曼帝国敢越界动用毒气,第一个跳起来怒斥的,必然是他们的“主子”德意志帝国——“你这是要给我们德国脸上抹屎吗?”
“报告,伊诺努司令官!”
“什么事?”
“刚才侦察部队返回,似乎与阿拉伯人爆发了小规模交火。”
“伤亡情况?”
“幸运的是,几乎没有伤亡。不过......我们带回了几个俘虏,其中,有美国人。”
“美......国人?”
然而,凡事皆有代价,线索终将现形。
奥斯曼帝国,终于在这一刻,握住了那条通往真相的尾巴,接近了这场“阿拉伯讨伐”背后的真正内情。
“伊斯麦特,你是说,现在在沙特家族背后,站着的是美国?”
“很不幸......是的,首相阁下。”
但这个真相,对他们而言,未免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