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国际联盟吗......确实是个不错的提议。”
德夏内尔摸着下巴,眼中泛起光芒。
确实,从法国的立场来看,他们无法不对加入国际联盟表现出兴趣。
毕竟,他们在欧洲数百年间积攒下来的影响力和份量依旧存在,而英德也并未真正剥夺他们的主权。只是,如今的法国虽仍能向世界发声,但那声音却已失去了分量。
这也是汉斯联络他们之前,法国对西班牙危机迟迟不愿插手的原因之一。
当然,也会有人反驳说,同样是战败国,为什么意大利和墨索里尼就能另当别论?因为法国和意大利的情况本就有所不同。
众所周知,意大利在那场战争中表现得一塌糊涂,甚至主动驱逐国王、宣布投降。虽说因此割让了大片领土,但换来的枷锁,却明显比法国要轻得多。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当年法国被拒于国际联盟门外,而意大利却大摇大摆地加入其中。
事实上,在原本的历史中,唯一真正被国际联盟拒之门外的,也就只有最惹人非议的德国与奥斯曼帝国(这个世界中的奥斯曼帝国因是德卫星国,因此也加入了国际联盟)。
而且墨索里尼虽然口口声声说要支援西班牙,但从未发表过任何直接敌视英国或德国的言论。
他只是站在所谓“常识”与“道义”的立场上,说这事儿是不是有点过了——就这样而已。
因此,不论是德国、英国,还是意大利,都无法就此对他指责什么。
毕竟,他也没有违反任何条约。
就像在历史上,魏玛共和国受到《凡尔赛条约》的钳制,可他们该做的都照样在做——与波兰打贸易战、向xx派遣军事顾问团,等等,照样没少干,可英国和法国也没说什么。
当然,从占领鲁尔事件中也能看出,一旦越过那条线,后果也不会太好受。
“只要法国加入国际联盟,就能重新回到国际社会。而我们德国与英国若表态支持,应该也不会有哪个国家敢反对。”
不过,说到底,法国加入国际联盟所能带来的意义也就仅限于“回归国际社会”而已。
历史课上也学过,国际联盟与后来的联合国相比,那就是个笑话般失败的组织。
连美国和苏联都不在其中,又怎么可能办得好?
更别说,当初最早提出建立国际联盟的美国总统威尔逊都已落得那样的下场,导致这个组织在本世界的存在感比起原本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