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脉。
而他从来都不会犹豫是否动用这些资源。
“谢谢你能来,威廉!”
“哈哈!哪能错过教训柏林那些家伙的大好机会。”
最先加入阿登纳阵营的,是威廉·马克思(Wilhelm Marx),除了希儿之外,他是魏玛共和国任期最长的总理(虽然也才四年左右),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地产抵押马克(Rentenmark)”的推动者。
他们都是科隆人,都是天主教徒,又同属中央党,因此这早已是意料之中的事。
“我们克虏伯家族也将支持阿登纳阁下。至于政治资金,就请放心吧。”
“感谢你,克虏伯先生,克虏伯夫人。”
德意志帝国最具代表性的重工业巨头,克虏伯公司的掌门人,伯莎·克虏伯(Bertha Krupp)与古斯塔夫·克虏伯·冯·博伦和哈尔巴赫(Gustav Georg Friedrich Maria Krupp von Bohlen und Halbach)夫妇,也明确表示支持阿登纳。
对以鲁尔工业区为根据地的克虏伯来说,站在有望将重心放在莱茵兰的阿登纳一方,才是明智之举。
除此之外,越来越多扎根于莱茵兰与德国西部的企业与政治家纷纷加入阿登纳阵营,使得施特雷泽曼与阿登纳之间的权力争斗一触即发。
......
“绝不能错过这次机会。”
与此同时,在有力的总理候选人正合力积蓄力量之时,德国国内另一股绝不能被忽视的政治势力也悄然开始行动。
正是德国社会民主党。
“直到如今,我们社民党一直稳坐帝国议会第一在野党的位置。”
虽然因为斯巴达克同盟策动的汉斯·冯·乔袭击事件而受到剧烈动摇,但至少,到目前为止,这一地位尚未动摇。
“如今,是时候从帝国议会,放眼更大的未来了。”
“舒马赫先生,难道你想主张我们社民党应该参与这场总理争夺战?”
“没错,穆勒党首。”
面对现任党首,同时是历史上的魏玛共和国总理之一、并曾以德国代表身份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的赫尔曼·穆勒(Hermann Müller)的质问,社民党的新生力量、活跃于斯图加特的库尔特·舒马赫(Kurt Ernst Carl Schumacher)答道。
“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