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里的其他人怎么看?”
“都差不多,一副‘我也不知道’的表情。”
最终,人们所能做的也不过是根据手上那点零星信息进行猜测。
“汉斯·冯·乔公爵......他是不是还太年轻了?”
“快到三十岁而已吧。他的肤色问题现在没人再提了,能力和成绩也够格,但......再怎么说也得再磨十年才行吧?当然,十年后,他绝对是最有力的候选人。”
“也对......”
“再说现在的皇帝也不像从前那样可以随心所欲地任命总理了,时代不同了。”
议会改革之后,德意志帝国比过去更接近君主立宪制,帝国议会的权力和话语权不断增强。
尽管皇帝的权势依旧强大,但已不能像从前那样无视议会意见和民意,随意左右国家方向。
“那看来最有可能的接班人就是副总理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了吧?当初贝特曼·霍尔维格不也是从副总理升任的吗?”
“说不准呢。而且听说贝特曼·霍尔维格其实更倾向于支持康拉德·阿登纳。就是他亲自把阿登纳从外地召回柏林的不是吗?再看他宣布辞职的时机......也许正是在为阿登纳铺路?”
“阿登纳啊......确实是强有力的候选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比那低调的施特雷泽曼还要更引人注目。”
“可阿登纳是莱茵兰人啊。反观施特雷泽曼,那可是地地道道的柏林人,从小在柏林土生土长。我觉得施特雷泽曼更合适。”
“哼,听这欠揍的柏林佬在那嘚瑟。当然是阿登纳比施特雷泽曼强多了!”
“你说什么?你这莱茵兰土包子!”
哐啷!
在柏林以及整个德国,全国各地的啤酒馆内,政治辩论空前火热。
当然,伴随而来的拳头和飞舞的椅子也越来越多,但这从另一个角度也证明了——
人们对下一任总理的关注,前所未有地高涨。
而随着施特雷泽曼与阿登纳,这两位最具可能性的候选人逐渐成为舆论焦点,柏林政坛也随之剧烈震荡起来。
......
“果然,我和阿登纳最常被人们挂在嘴边啊。”
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咬紧嘴唇,望着报纸低声喃喃。
以此看来,虽然阿登纳踏入中枢政界不过是近来之事,但也绝非可以轻视的对手。
听说阿登纳还是平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