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地中海舰队只是个开始。
如今布雷斯特的海军水兵们正惶惶不安,担心自己是否也会步地中海舰队的后尘。
“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最坏的情况是布雷斯特的水兵可能会爆发叛乱。尤其最近,在他们当中那该死的红色主义正流行起来,更是雪上加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实根本不需要拿德国基尔叛乱来做例子。历史上法国派舰队前往黑海支援俄国白军时,就有一部分水兵因对布尔什维克产生共鸣而反叛,这已足够说明问题。
“如果照现在这样下去,恐怕还没等德军占领巴黎,我们自己就先垮了。到时候法国要么落入红党的手中,要么闹得四分五裂!”
与其那样,不如趁现在还来得及,把克列孟梭赶下台,转而推动和平谈判。
已经在此前一次与美国的交涉中换得战后生存承诺的普恩加莱,是出于真心这样认为的。
因为克列孟梭是绝不会在法国的一切被毁灭、所有法国人战死之前放弃战争的。
“我会承担一切责任。所以,杜梅格,为了拯救法国,请与你我并肩而行。”
“……您希望我做什么?”
长久的沉思之后,杜梅格终于艰难地开口了。
那是赞同的意思。
......
“幸会,我是汉斯·冯·乔。”
“我是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
1914年10月22日。
距离法国地中海舰队被全歼还不到一个星期,汉斯便与格雷外相、驻德美大使詹姆斯·W·杰拉德(James Watson Gerard)一起,火速赶往西属巴利阿里群岛的马略卡岛。
“我是约瑟夫·卡约。”
虽然被克列孟梭打上叛徒的烙印并遭到放逐,但这位曾担任总理的法国和平派领袖依旧拥有不容小觑的影响力。卡约此次前来接触协约国,是为了转达法国政府,准确来说,是总统普恩加莱的提议。
而普恩加莱之所以会动用卡约这个“弃子”,来找他们谈的,无非只有一个目的。
“和平。”
“首先,我得感谢各位特地来到马略卡与我会面。”
“只要能让前线的士兵少流一些血,我们哪里不能去,又有什么人不能见呢?至少我相信,不论是我们协约国,还是贵国法国,对于和平的渴望应当并无二致。”
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