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同样担忧的还有梅庆年,自从听说有天灾后,村里人那脸上就再没见笑。
地里今年的收成很不好,上半年冰雹把苗砸死了一批,后来又干了一段时间,正长得有点样儿,又被山里的牲口毁了一小半,现在玉米还不到收的时候,又说有极寒,这叫大家怎么活?
“没事的,跟着上面的指示走,会挺过去的。”
梅一诺不太担心村里人的生计,谁家里还没个几千斤的土豆,再加上地里的红薯和玉米,自家养的牲口,只要不出乱子,饿死的可能性很小。
加之她之前就让梅鸿飞在附近几个村收柴和炭,八月后,村里的人家就再没卖给她过,几乎都自己囤了起来,这可比城里人的状况要好太多。
真极寒到来,基础设施还有多少能维持基本运营,都是问题。
供电供水供气,简直毫无保障。
到那时候,扛不住的城里人难保不会迈脚进村。比起天灾,村民怎么保住他们拥有的物资,活下去才是重点。
九月五号,大家长利用天一的名义发放了第一批百亿补贴,主要用于购买抗寒物资。
本着有备无患,又有便宜占的原则,看着近乎半价的折扣,很多人还是掏腰包购买了厚实的棉大衣棉裤帽子等等物品。
取暖的各种炭火哪怕有调控,价格也上涨了不少。
到六号梅一诺就收到了天一问询的信。
她的精魄越来越凝实,猜测突然起来的大量功德值,多半来源于梅一诺这边。
知道此举真的有效,梅一诺乐了,钱没白花,还有两批补贴,希望能助天一在大战前再有所提升。
十号这天,天气骤变,清州下了一场大雨,持续多日的高温也有了减缓趋势。
这一变故,吓得之前不以为意的那帮人,连夜又开始排队采购。
众人以为极寒真的来了,结果到九月十三号又是一个艳阳天。
说好要回清州的俞圣卿和殷政鹤依旧不见人影,更甚至,这两天连电话都没了,只每天的早安,想你,晚安,表明人没消失。
梅一诺适应良好,殷淮也去到了殷三叔三婶身边,家里就梅庆年和梅鸿飞照应。
清州的新院子建的实在合她心意,完全是模仿后世那个千万级大网红的农家小院分布的,只等熬过了极端天气,种上一些蔬菜瓜果花卉,就是一世外桃源。
此时,她悠然的往藤编躺椅里又陷了陷,鼻尖萦绕着新伐松木的清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