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初五,《疯狂的石头》票房突然跳涨。从82万到156万,再到230万,像滚雪球似的追上了同期的大制作。
尚海影城甚至紧急加排了午夜场,散场时总有观众捂着肚子出来,嘴里还念叨着“重庆话太魔性了”。
最轰动的是初十那天。当周票房榜出来,《疯狂的石头》以2800万的成绩冲到第二,仅次于成龙的动作片,把冯晓刚的喜剧甩在了身后。
电影局的会议室里,几个老领导拿着报表犯愣:“这片子投资是成龙的二十分之一,怎么就冒出来了?”
旁边的年轻干事指着1314网站的数据:“年轻人全在传,说这是‘反套路’——没有俊男美女,没有宏大场面,就几个想偷翡翠的倒霉蛋,却比那些刻意搞笑的片子好笑十倍。”
行业里的反应更热闹。有制片方连夜打给王多余,想要《疯狂的石头》编剧电话号码。
院线经理开始给排片员打电话:“把《疯狂的石头》的黄金场再加两个,观众说‘二刷还笑’。”
连重庆旅游局都发来感谢信——影片里的罗汉寺,节后游客量涨了三成。
元宵节那天,王多余在梨园春晚会临上台之前,手机里弹出1314网站的总票房统计。
《疯狂的石头》不过放了18天,票房已经达到了2800万。
600万的投资,翻了4倍多。京城2月份的空气扑在脸上,依旧有些凉意。
他想起上辈子这片子上映时的小心翼翼,再看眼前——影院里循环播放的“道哥语录”,年轻人T恤上印的“翡翠”图案,还有同行们开始讨论“黑色幽默能不能复制”。
“不是我厉害,”王多余仰着头对着空气笑了笑,“是这个本子以及这些个演员真的能打,就该在2004年的春节,炸开个新口子。”
后来有人说,2004年的春节档,《疯狂的石头》像颗扔进平静湖面的石子。
它让观众知道,喜剧不止有冯氏幽默和港式无厘头;让行业明白,小人物的荒诞里藏着最生猛的生命力。
而王多余站在顾老爷子他家的小院中央,心里清楚——这颗石头的疯狂,从来不止是票房数字,更是它砸开了一条路,让后来者知道。
原来电影还能这么拍,观众还能这么笑。
终于到了2004年2月20号,这一天是“中华轿车杯”感动华夏2003年年度人物盛典颁奖大会。
这场评选历时三个月,由央视在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