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们要做的,是站在浪潮前头。我们在米国注册,用这1亿米元当种子,却把目光对准太平洋对岸——不是要赚快钱,是要当那个'先看见光'的人。"
"我们会把米国的技术、经验带给华夏的创业者,也会把华夏的机会带给全球资本。”
“十年后,当别人惊叹华夏互联网公司的规模时,我们已经陪它们走过了从0到1。”
“当电动汽车跑遍全球时,我们的名字会出现在它们的早期股东名单里。”
“当华夏的新药拯救全球患者时,我们会记得第一次和创始人在实验室里喝咖啡的样子。"
咖啡馆外的风卷着落叶掠过窗沿,迈克尔盯着王多余,忽然觉得眼前的年轻人不是"小白脸",而是站在未来回头看的引路人。
他想起在洪杉投资时和元老们的争吵,想起自己说"新型产业会重塑世界"时被嘲笑的样子。
而此刻,这些话被拆解成具体的画面——电商的包裹、电动汽车的方向盘、药瓶上的中文标签——清晰得像已经发生过。
"您回加州,是想找下一个机会。"
王多余拿起合同,轻轻推过去,"但机会不在加州的会议室里,在未来里。而未来,一半在美国的车库,一半在中国的出租屋。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两半拼起来。"
迈克尔拿起合同,指尖有些发颤。
他忽然笑了,是离开洪杉投资后第一次真心的笑:"王先生,您知道吗?我以为华夏让我失望了。现在才明白,是我目光短浅了。"
他签上名字,抬头时眼里的光和王多余一样亮:"这1亿美金,我们投的不是项目,是您说的那个世界,对吧?"
王多余点头,窗外的阳光正好穿透云层,落在合同上,像给那个还未诞生的投资公司,镀上了一层金色的未来。
“资金明天一早到账。”王多余看着迈克尔,语气笃定,“你需要多少启动款?”
迈克尔眼睛亮了亮,从公文包里抽出张便签,快速写了串数字:“先拨五百万美金吧,够租办公室、给挖来的人发第一笔薪水。”
“还有……打点大使馆那边的朋友。”他顿了顿,补充道,“腾训那边我也曾经摸过底,现在正是他们需要资金拓展业务的时候,大使馆的朋友能帮着疏通些手续,让我们的投资更顺些。”
王多余点头,没多问细节。他相信刘妹的推荐,更加信迈克尔——信他眼里那团和自己一样的火,信他听说“未来一半在车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