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朝拜宗主国的心意,无论远近都是相同的。顺从的,便用仁德安抚,先施以雨露般的恩泽;叛逆的,就用武力征讨,权当行使风雷般的威严。天下四方都来纳贡,尧舜因此成就太平盛世;若有一人横行不法,武王便以此为耻。所以,高宗攻克鬼方,不惧耗时三年;黄帝征战涿鹿,何惜历经百战。周朝元老征伐猃狁,立下赫赫战功;汉朝霍去病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取得大捷。从古至今,圣帝明王没有不包容四方夷狄,将他们视为同胞的。更何况辽东高丽,本就在王畿附近,怎能任凭他们不来朝见,损害王者的度量;纵容他们违抗教化,有损中原的威严!因此,如今整顿军队,是为了端正天朝的名分;大肆征伐,是要警告那些跳梁小丑。以我如虎狼般勇猛的军队,攻打他们如同蚂蚁巢穴般的地方,不异于摧枯拉朽;以他们弹丸大小的疆土,对抗我天朝威严,想要负隅顽抗,也难逃被彻底消灭的命运。若他们早早悔悟,诚心投降,还能像有苗氏那样被感化;倘若顽固不化,最终必定落得像楼兰那样被诛灭的下场。天下百姓,都应被我庇护;他们都是我的子民,怎能不被关怀保护?我大军出动,绝不肆意杀戮;亲自裁决事务,彰显好生之德。若他们及时归降,可保自身平安;等我大军一到,再想后悔,全家都难辞其咎。好好权衡,不要留下遗憾。特此下诏。大业八年九月二十日敕。”
炀帝读完,满心欢喜,赞叹道:“一气呵成,文思如泉涌,爱卿真是奇才!古人说‘文章华国’,今日这道诏书,足以使国家增光添彩!此番平定辽东,爱卿功劳不小。就麻烦爱卿再誊写一遍。”说着,他让近侍拿来一张黄麻诏纸铺在案上。虞世南不敢违抗旨意,提笔工整地书写起来。
炀帝因诏书合心意,对虞世南的才华极为欣赏,想要夸赞几句,却见他低头书写,不便打扰。此时袁宝儿在一旁侍奉,炀帝侧头想和她说话,却瞥见宝儿目不转睛,痴痴地盯着虞世南写字。炀帝见状,默不作声,由着她去看。原来袁宝儿见炀帝自己写诏书时,苦苦思索却难以成篇,而虞世南一挥而就,心里暗自感慨:“没才华的人写文章如此费力,有才华的人却这般敏捷。”再看虞世南容貌清秀,身形瘦弱,不禁看得入神。过了一会儿,宝儿转头,发现炀帝正盯着自己。换作心里有鬼的人,此时难免惊慌失措,或是脸红,或是举止局促。可宝儿本就无心,神色如常,只是对着炀帝憨憨地笑。炀帝知道她平日里就是这副憨态,倒也没有过多猜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