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增设恩科的文书传到湖广,一位饱读诗书的才子得知消息后,内心掀起波澜。这位才子姓范名仲禹,家住湖广武昌府江夏县南安善村,家中有妻子白氏玉莲和七岁的儿子金哥,一家三口靠着微薄的收入勉强维持生计。
一天,范仲禹与同窗切磋文章归来,一路上唉声叹气,满脸愁容。白氏见丈夫神色不对,担心他与人发生争执,便关切地问道:“相公今日会文回来,为何这般不开心?”范仲禹长叹一声说:“娘子有所不知,今日去会文,大家都没做文章,我见他们一个个忙着收拾行李,便问要去哪里。同窗朋友说:‘范兄你还不知道吗?圣上开了恩科,文书早到本省了,我们都要进京赶考,你更应该去啊,凭你的才学,到了京城必定能高中榜首!’我听了这话,满心失落,就回来了。娘子你看,家里穷得叮当响,我拿什么去京城赶考呢?”
白氏安慰道:“相公,既然如此,发愁也没用。我也早就有个想法,自从离开母亲,已有数年,原本打算等你进京赶考时,我一同前往,一来能陪你,二来也能顺路探望母亲。可如今家境艰难,也只能作罢了。”在白氏的宽慰下,范仲禹知道发愁无用,暂且将此事放下。
第二天清晨,范仲禹正在梳洗,忽听到有人敲门。他赶忙去开门,见是知己老友刘洪义,顿时喜出望外。两人手拉手进了茅屋,刘洪义年事已高,为人正直,白氏向来对他不避嫌,见状便上前与刘伯伯见礼,金哥也过来拜揖,刘洪义见了十分欢喜。大家坐下后,一边喝茶一边聊天。
刘洪义开口道:“我今日来,是为一件大事找贤弟商议。当今圣上增设恩科,贤弟可听说了?”范仲禹回答:“昨天去会文才知道。”刘洪义又问:“贤弟既然知道了,有什么打算?”范仲禹苦笑道:“在老兄面前,我也不敢隐瞒,您看我家徒四壁,能有什么办法呢?”说罢,神情十分凄凉。
刘洪义见状,追问赴京赶考所需费用。范仲禹便把白氏想顺路探母的想法说了出来,估算一家三口进京至少需要七八十两银子,可一时之间根本凑不出来,也只能放弃。刘洪义听后沉思良久,说:“这样吧,我去帮你想想办法。要是能成,那可是件大好事!”范仲禹连忙道谢,执意留刘洪义吃饭,刘洪义却惦记着帮忙筹钱的事,匆匆告辞,并约定明日给答复。
范仲禹送走刘洪义后,心中既期待又愧疚,和白氏一起憧憬着未来。第二天,他如坐针毡,不停地张望。好不容易等到中午,听到敲门声,急忙开门,只见刘洪义牵着一头黑驴,满脸是汗地走进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