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正在他伤心哭泣的时候,之前派去常州的差役回来了,回报道:“展熊飞不在家,他家老仆说:‘我家官人如果能早点回来,一定会立刻赶往开封,绝不会辜负相爷的大恩。’”差役还说:“家信也送到了,这是带回的回信,府上一切平安。”差役说了很多话,包兴却只是出神地点头,接过家信送进内宅。信里的内容也只是简单的“平安”二字。
那么南侠展熊飞到底去了哪里呢?他本就是行侠仗义之人,四海为家,居无定所。自从截下驼轿,把金玉仙送到观音庵,和马汉分别后,他就四处游历,白天游览名山胜景,晚上借宿古寺。一路上,只要遇到不平之事,他都会出手相助,不知做了多少侠义之事。
有一天,展熊飞听到人们都在议论,说当今国母原来姓李,不姓刘,这件事多亏包拯访查清楚,现在包拯已经入朝拜相。展熊飞听后,心中暗暗高兴,心想:“我何不去开封探望一下包大人呢?”
一天中午,展熊飞来到榆林镇,走进一家酒楼,独自饮酒。正准备举杯时,忽见一个妇人走了过来。这妇人约三十岁上下,面黄肌瘦,满脸憔悴,但仍能看出几分姿色。她穿着粗布衣服,却十分干净整洁。妇人欲言又止,犹豫了好一会儿,才红着脸说道:“奴家王氏,丈夫名叫胡成,住在三宝村。今年遭遇灾荒,家里没有收入,婆婆和丈夫都病倒了。实在没办法,我才抛头露面,沿街乞讨,还望您能施舍一二。”说完,她深深地行了一礼,泪水也跟着流了下来。
展熊飞见她可怜,伸手从兜肚中摸出半锭银子,放在桌上,说道:“既然如此,把这银子拿去,赶紧回家买药,剩下的钱就当养病的费用,以后别再沿街乞讨了。”妇人见是一大半锭银子,大约有三两多,不敢接受,说道:“多谢您的好意,给我几文钱就行了,这么多银子,我实在不敢要。”展熊飞说:“这有什么!我好心施舍,你为何不收?真让人不明白。”妇人解释道:“您有所不知,我出来乞讨也是迫不得已。今天要是把这么多银子拿回家,婆婆和丈夫肯定会起疑心,到时候反而辜负了您的一番好意。”
展熊飞听了,觉得很有道理。这时,旁边的堂倌插嘴道:“你就放心拿着吧!这位客官既然愿意给,你就收下。要是你婆婆和丈夫怪罪,让你丈夫来找我,我给你作证,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展熊飞也连忙说:“你只管拿去,别再犹豫了。”妇人又向展熊飞深深行了一礼,拿起银子下楼去了。堂倌则为展熊飞添酒加菜,也跟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