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好这边的事以后姜川就收拾东西打算回家一趟了,桃花村的桃胶和蜂蜜,响竹村的山货和竹筒酒,青石村的茶叶还有他之前拜托绾平婆婆给姜妈做的一套衣服,最后在找茯苓先生准备了一些适合老年人的补品。
这些玩意都是几个村对外销售的拳头产品,非常受大家欢迎,看来下一步的产业升级这些产品也该提上日程了。
从楚州做绿皮火车到泉城差不多需要十六个小时左右,坏处是时间长一点,好处是对行李多的乘客非常友好,如果坐高铁的话只需要六个小时左右,高铁和绿皮车上只要符合规定都是可以携带酒水的。
到了省城以后还得到客运站坐车,经过三个小时左右才能回到他家所在的县城。
“娘,我回来了”
对于在外游荡的人来说,“家”就是自己最后的避风之所,是可以放下一切伪装休息的地方。
回家第一天,“儿子吃饭了,是你爱吃的······”
回家第二天,“儿子吃饭了”
回家第三天,“连个对象都带不回来,你还想吃饭,在家我能给你做饭,在外面谁给你做饭。”
以前村里逗孩子找媳妇的时候,是的就是点灯说话做鞋做袜。
没办法家里是住不下去了,父母的关心让他招架不住,父母不会在意你在外面挣多少钱,只会在意你过得好不好。
轻装上阵的姜川只能去看看蟋蟀文化节开了没有,只不过天公不做美,他去得不是时候。不过来都来了事虽然没办,饭还是要吃的。
柴胡店的包子在当地特别有名,姜川也有幸吃过一次,大概是在他七八岁的时候。姜爸走街串巷做点小买卖,夏天太过炎热姜爸不忍心儿子出门跟着受罪,就跟他说听话在家等着回来给他带肉包子。
那是姜川吃过的最好的包子铺的肉包子。
还有一家具体在哪里不记得了,只记得铺子在一座桥头上是一对中年夫妻开的,最拿手的是韭菜鸡蛋馅的包子,姜爸跑那条线的时候经常过去吃饭,一来二去以后也就熟悉了。
那对夫妻守着店面也算是薄有家资,奈何膝下无子五个女儿不能传下香火,那个时候的农村对于香火是很看重的。
没办法只能招个上门女婿延续族谱,姜爸带儿子去吃饭的时候,那两夫妻很喜欢逗姜川,说等他长大以后要招他做女婿当半个儿子来养。
小孩子脸皮薄不好意思,姜爸倒是笑着满口答应。话说回来生男生女都一样,没媳妇娶也生不来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