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
…………
翌日李雨萱带姜川出门,突然姜川出声问道:“对了村里有人会剪纸窗花吗?”
“桃树生长不易,总砍树也不太好。所以村里的这些桃木最好是做成小件,挂在脖子上的,挂在腰带上的,或者以后游客进来,有情侣刻上名字挂在桃树上的。”
“窗花对联是现在我们国人过年的标配,我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加一块桃木牌。形成配套体系,想来推广起来应该不难。”
“我妈就会这个,我带你去找她。”说着李雨轩就带姜川去寻人。
“妈,姜川有事找你。”李雨萱把村长夫人从里屋喊出来。
“小川,有事吗?”
姜川把刚才跟李雨轩说的话,又复述了一遍。
“没问题,着急吗?我赶着给你做出来。”李夫人很高兴。
“不着急,阿姨,过两天下山的时候让李叔带着就行。”
……
“姜川你看,这里就是村子走水路的小码头,水流还是比较平缓。而且村里为了停船,还往里挖出来一块,这样受水流的影响就更小了。”
姜川看着眼前的回水湾,问道:“平时有人到这边钓鱼吗?”
“很少有人钓鱼,一般的鱼虾我们会在稻田了放养,其它的如果想吃的话,放个鱼笼下去到时候起出来就好了。”
李雨萱看着一脸可惜的姜川,问道:“你很喜欢钓鱼吗?”
“是啊,钓鱼、打鱼、下水摸鱼我都喜欢。”
“那刚好,可以满足你的一个爱好,走了回家拿鱼篓。”李雨萱摆手带着姜川出发。
这个时节水稻的秧苗已经栽进田里了,不能直接去地里抓鱼,好在地头上有一条水沟。水也不深,摸鱼刚好。
姜川在水里摸鱼,李雨萱就拿着鱼篓等在岸边,把姜川扔过来的鱼捡起来放在鱼篓里。
虽然他可以把鱼篓子别在腰上,但那样的话李雨萱一个人站在岸边,难免会有些无聊。两个人配合就有了参与感,一起劳动还能拉进距离,一举两得。
捡鱼的同时李雨萱还告诉姜川,每年到了水稻收获的季节,她们有的会放出田里的水,把鱼虾蟹给捡走。
值钱的个头大的卖掉,卖不上价的就自己做一些鱼干,个头小但却生命力旺盛的就放在水沟里存着,等插秧以后放进稻田里。
总有一些运气好的鱼儿会跑掉,久而久之这条水沟里鱼就发展起来了,不止数量多个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