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的。”
韩博文很笃定。
听着韩博文的分析,众人一致认可点头。
……
……
傍晚,徐浩东忙完事情,来到了村部。
李贺走上前来道:“徐书记,我们真要将这里打造成旅游村,恐怕单独靠县里的财政拨款是不够的。”
徐浩东点头,“这个自然。”
“那这笔钱,咱们怎么弄?单单是修建道路的话,恐怕都要上千万,如果是一般的路,五六百万是需要的。”李贺感觉压力山大。
“莫非徐书记,您是想自己掏钱吗?”
徐浩东哈哈一笑,摆摆手,“怎么可能?如果这样的话,那我的企业运转不起来,还有就是,不到万不得已,我是不会动用自己钱的。”
“我现在虽然有钱,但不代表我可以随便动用这笔钱。”
“我有其它方法。”
“帮我联系一下一尘观的道长楚风,他上次不是来过了吗?我记得你俩还喝酒了。”
李贺不明白徐浩东联系楚风干什么,连忙道:“书记,咱们是要搞茶叶了吗?”
“这次跟茶叶没关系,再说了,茶叶要一直搞的。”徐浩东顿了一下道。
他找楚风过来,自然是有另外一件事商量。
且楚风也必须要到卧龙村大青山走一遭,不然的话,他直接电话联系他就行了。
“东哥,材料我都搜集好了。”徐浩东在办公室里刚坐下,就看到了冷苞发来的消息。
他连忙打开电脑桌面的通讯软件,从里面将发送的文件接收了过来。
文件自然是他白天在周一例会上布置的任务——收集一下各村的企业信息。
十分钟后,徐浩东对全乡的企业有了一定了解。
果然,大部分企业都在财神村。
财神村那边已经形成了集聚效应。
且财神村的地理位置比较独特,处于东面跟其它乡镇接壤之地,能够直接辐射到其它几个乡镇,吸收那边的劳动力,且那边的交通要道也比较多,路线多,车辆多,朝外运输也就方便。
不过这些企业也存在问题,虽然数量不少,但污染问题很多。
之前自己在综治办工作的时候,信访办那边经常接到来自财神村群众的信访举报。
说财神村的污染严重,但最后都以协商解决。
可是这么多年下来,无为乡的企业污染问题一直都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