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明天有批'四旧'物资要运去后山烧掉,你们跟着车走,把该处理的处理掉。"
焚烧现场设在后山的废弃砖窑。二姐和虎娃混在红卫兵队伍里,看着工人们将旧旗袍、字画扔进火堆。虎娃趁机将染料桶踢进火中,灵泉棉纱在高温下迅速碳化,变成普通的灰烬。旁边的红卫兵队长点点头:"沈秀兰,挺积极啊,以后跟着我们干。"
密信的风波暂时平息,但沈家知道这只是开始。虎娃在工厂的黑板报上画了幅宣传画,画面中有个工人高举红宝书,遮住了背景里的灵泉符号——这是给潜在告密者的警告。二姐则主动申请去看守仓库,那里阴暗潮湿,却能避免直接接触核心技术。
深秋的某个傍晚,小妹在医院值夜班,突然收到春芳的紧急口信:"厂里在查'特务物资',快去通知你姐!"她立刻往纺织厂跑,路过锅炉房时,看到几个红卫兵正用铁棍撬染料桶。小妹情急之下,抓起旁边的煤块砸向路灯,黑暗中灵泉雾气迅速蔓延,形成"迷踪阵"。
"见鬼了!"红卫兵队长揉着眼睛,"咋突然看不清了?"虎娃及时赶到,假装扶着小妹:"俺妹低血糖,你们别吓着她。"灵泉雾气中的安神成分让红卫兵们逐渐放松警惕,最终骂骂咧咧地离开。
当晚,沈家在空间里召开紧急会议。虎娃展示着新研制的"灵泉警报器",只要有人接近关键位置,报警器就会通过灵泉雾气传递震动。"以后锅炉房、仓库都装上,"沈默轩看着灵泉水面,"还有,把所有灵泉物资转移到防空洞,那边赵铁柱打过招呼了。"
密信事件让沈家更加谨慎。二姐在车间里故意表现得笨拙,织错布、打坏梭子,成功从"先进生产者"名单上消失。虎娃则在县中学谋了个勤杂工的差事,方便监控学校里的红卫兵动向。小妹在医院申请调换到太平间,那里人迹罕至,适合存放灵泉药材。
冬至那天,沈家收到了第三封密信,这次信封上贴着张剪报,是报纸上的一则寻人启事:"寻找抗战时期失散的灵泉村村民"。虎娃看着"灵泉"二字,突然想起族谱里的记载——沈家祖上正是从灵泉村迁来。他在启事的角落用灵泉墨水写下"勿念",托老周的黑市渠道寄了回去。
密信的谜团始终没有解开,但沈家学会了与阴影共处。虎娃在空间里种了棵梧桐树,树叶的形状与密信上的齿轮图案吻合,他知道,这或许是某种暗示,又或许只是时代的杂音。二姐则将灵泉护身符换成了普通的红卫兵像章,别在胸前,时刻提醒自己:在这个年代,最安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