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达又跟几个刚卖完蔬菜的村民说起了话:你们是哪个庄的?收成怎么样?
村民满脸笑容地说道:“哈哈,我们是张庄村的,当然认识您啦!去年种的黄瓜和辣椒可真是大丰收啊,到年底的时候基本上就把成本都收回来了呢!现在虽然价格都是四块钱一斤,但我们一点都不担心挣不到钱,毕竟夏天和秋天还可以继续种嘛!”
赵达饶有兴致地问:“那你种了几个大棚呀?”
村民兴致勃勃地回答:“本来我有两个大棚呢,不过今年我打算把这两个大棚合成一个,然后把后面的土墙再加高一些。这样一来,就能多出几分地的面积,可以多种几陇菜啦!”
这时,另一个村民插话道:“我听张寿春说今年的口粮田好像管得没那么严了,我家还想在口粮田里再建几个大棚呢。赵乡长,您看这样做真的没问题吧?”
赵达一脸认真地解释道:“关于这个问题,相关的条款都已经在协议里写得很清楚了。只要你们愿意签署这份协议,那就不是我同不同意的事情了。一切都要以协议为准哦!”
村民们兴奋地讨论着,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他们算过了,现在一个小点的棚一年能挣两万,两个大棚合在一起至少能有五万的收入,这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不敢想象的数字。
“我们家也想这样弄!”另一个村民兴奋地插话道,声音中透露出对这个计划的浓厚兴趣,“合并后的大棚里面空间大了很多,人在里面干活也不会觉得那么闷得慌了。”
赵达一边听着村民们的讨论,一边思考着这个计划的可行性。突然,他想到了一个问题,于是开口问道:“小棚改大棚,那去年你们建大棚的投入不就白费了吗?这得浪费多少钱啊!”
村民们听到赵达的疑问,纷纷摇头,似乎对他的担忧并不在意。其中一个村民笑着解释道:“不会啊,赵老师,我们算过了,其实多花不了多少钱。中间加一段钢管,钢管可以接在一起用,不能接的就用在里面当横杆或是立杆都行。而且那些不用的塑料薄膜也可以都缝在棉被上,现在新出的大棚薄膜基本都是六米宽,完全可以覆盖过来。这样一来,不仅没有浪费之前的材料,还能让大棚更加牢固和宽敞呢!”
赵达听着村民们的解释,心中不禁对他们的聪明才智感到钦佩。他原本还担心这样的改造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没想到村民们竟然能够如此巧妙地利用现有的材料,既节省了成本,又达到了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