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了,这样就能做个实验基地了。”
赵达并未瞧他一眼,只是颔首沉思须臾,心中对这个竟敢在如此场合插话之人充满好奇。毕竟,若是寻常学生,置身于陌生环境且面对众多陌生人时,理应保持缄默,虚心求教。然而,像他这般在如此场合仍能口若悬河之人,要么是有所依仗,要么便是个不折不扣的棒槌。赵达嘴角微扬,笑道:“只要你们的研究成果能为我们带来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我此刻便可做主将适才那座最佳的大棚免费赐予你们使用。”
程老师言道:“我对我们公司的种子确实信心满满,不过实验基地一事尚需禀报公司领导。”
学生又道:“这有何需禀报的?此地现今的环境特质、土壤构造皆是现成的,再加上有免费的大棚可供使用,我们的研究课题定然能为公司创造更为丰厚的利润,公司必定会予以支持的。”
朱磊插话道:“你们莫要过于自信了,适才赵乡长已然言明,须得你们的研究成果于我们有益,方可免费使用,若是毫无用处,还得赔偿我们的损失呢。”
学生不以为然道:“这有何难?你们如今建一座大棚才需多少钱?昔日这般一座大棚一年又能有多少进账?我们花钱租用便是,有何了不起!”
朱磊回应道:“诚然,所需费用确实不多。像这种六十米左右的大棚,造价通常在一万左右,一个大棚一年纯收入可达三万有余。总计要你们五万,实不为多吧?当然了,倘若你们研发的种子能为我们全乡的大棚种植技术带来实利,即便每亩仅能多赚半倍的钱,我们也会让你们继续使用。”
学生说:“不可能这么多!我们公司的种子都是经过长时间试验才投入市场的,就算是现在公司最好的黄瓜种子,亩产量也不过是斤左右,现在黄瓜的价格是一块二上下,根本达不到你们说的总价。”
朱磊说:“你说的是现在正常的蔬菜价格,可市场价格是根据民众对蔬菜的需求来调整的。现在是什么时候?天气暖和,温度适宜,随便一块地种啥蔬菜都能长。可你知道大冬天冷的时候啥样吗?春节前又是什么样?你懂吗?”
学生说:“物以稀为贵的道理我也明白,那又怎样?这个大棚的一亩地的使用面积可以达到一半就不错了,亩产八千斤就是一道坎,难道冬天的黄瓜能卖到十块?这么贵还会有人吃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磊说:“当你自视甚高、不接地气,漂浮在太空之中的时候,别忘了多落地沾沾地气,出来走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