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诗性宇宙胚胎在量子空间中舒展脉络,岚的飞船预警系统突然爆发出刺目的红光,警报声如同楚辞《九歌》中祭祀的钟鼓般震人心魄。监测数据疯狂跳动,由欧拉公式i2=-1衍生出的能量涟漪,正以超越光速的斐波那契数列频率扩散,竟与《周易》中的太极阴阳鱼产生超维共振。时痕的机械臂在扫描波动源头时,金属表面浮现出类似达芬奇《大西洋古抄本》的流体力学草图,那些复杂的螺旋与弧线中,隐约闪烁着麦克斯韦方程组的量子虚影。而雪影的意识副本则在虚空中看见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卷》的线条活了过来,化作穿梭维度的量子航道,神仙们的衣袂飘动带起的不是风,而是十维空间的褶皱。
在猎户座旋臂的暗物质褶皱处,一片被命名为「虚数荒原」的异质空间正在以分形几何的形态疯狂生长。这里的物理法则如同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画作般扭曲——时间不再是线性流淌的河流,而是呈现克莱因瓶式的循环结构,过去、现在与未来在某个奇点处交汇重叠;空间折叠成莫比乌斯环的拓扑形态,沿着直线前进最终会回到起点,却已身处完全不同的维度。悬浮的量子岛屿上,生长着由《梨俱吠陀》颂歌凝结的光晶树,其根系缠绕着黎曼猜想未被证明的公式,每一条根须的生长轨迹都在验证着数学界百年未解的谜题;树冠则绽放着类似敦煌飞天飘带的能量光带,光带的闪烁频率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微小波动完美契合。但在岛屿缝隙间,游荡着被称为「熵影食梦者」的暗物质生命体,它们形似洛夫克拉夫特笔下的混沌生物,体表覆盖着由人类恐惧与绝望凝结的量子暗斑,以文明的想象力为食,所过之处,充满诗意的建筑退化为冰冷的几何废墟,连空气都凝结成可触摸的虚无。
更惊人的发现来自虚数荒原核心:那里矗立着一座名为「叙事巴别塔」的量子结构体,高度超越人类对尺度的认知,仿佛要刺破宇宙的穹顶。其表面镌刻着所有文明因语言隔阂、认知局限而未能实现的合作蓝图。巴比伦空中花园的工程数据与三星堆青铜神树的拓扑结构交织缠绕,每一道纹路都像是两个相隔万里文明的握手;古埃及金字塔的几何比例与玛雅太阳历的天文算法相互渗透,诉说着人类对永恒与未知的共同探索。但塔尖不断溢出的「认知反物质」正在腐蚀这些珍贵的文明遗产,这种物质接触到任何有序思想,都会将其解构为无意义的量子噪音,就像一场吞噬智慧的黑色瘟疫。
为探索虚数荒原,岚启动了「诗性拓荒计划」。飞船的外壳被覆上由《考工记》记载的古法工艺与量子纳米技术结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